《国际教育背景下的语言跨学科研究: 全2册》简介
《国际教育背景下的语言跨学科研究: 全2册》这本书是由.郑通涛著创作的,《国际教育背景下的语言跨学科研究: 全2册》共有567章节
1
目录
目 录 专题一 国际教育研究 试论社会需求与大学教育的统一 一、必须预测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二、大学教育应测量于技能方法的掌握 三、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
2
专题一 国际教育研究
...
3
试论社会需求与大学教育的统一[1]
索里(James M.Sawrey,1982:9)在论及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需求时说过:“如果我们要获得为达到或保持国家优势所必须的科学技术的进展,就必须最大限度地...
4
一、必须预测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就国内大学的现状而言,学与用的分离是一个很大的弱点。尤其对于理科或综合性大学中的一些专业而言。以中文系五年来毕业生分配工作状况为例,80%以上的人都得改行。历史...
5
二、大学教育应测量于技能方法的掌握
传统想法认为,似乎人们经过大学教育阶段,就是到了使用的阶段,而这之前,是学习阶段。今天的信息社会却推翻了这一说法。知识和专业的迅速废弃使这种想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6
三、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这一提法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其实不然,因为从国内大学现状来看,我们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关键在于行动。苏联进行了这方面的改革,以经济贸易专业为例...
7
四、改革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能力
培养学生获得独立研究某些问题的技能,是培养精通业务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条件之一。为了达到这种目标,就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工作,如查阅有关...
8
五、毕业生的“预先订货”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缩短社会适应时间的有效方法
用人单位的要求,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方向性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目前我们所做到的仅是毕业后挑选工作,而不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进行的培养工作,这当然又得消费掉许多“无用...
9
六、教师应首先再学习
信息社会带给学生的后果同样也带给了教师,知识老化的状况在国内大学内是相当严重的,教授者必须首先自教,然后才能施教于人。现在几乎找不到有一门课程不需修订就可继续教...
10
七、利用各种优势,办好重点学科,合并重复学科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考察这种审定是完全必要的。因为一个学科的多次重复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物理系全国所有综合性大学都有,化学系也一样,这...
11
八、取消五花八门的教料书出版,采用,以增订来反映新内容
国内院校对各种教科书的采用是五花八门的,南方院校,北方院校,九研究院,十五所高校,名目繁多,而其内容都大同小异,仅在某些章节上稍稍变化而已。同样从经济上考虑,这...
12
参考文献:
[1]J.M.索里,C.W.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苏)A.B.达依诺夫斯基.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
13
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
摘要:我国的跨境教育质量监管领域广泛,包括出国留学、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国际展览、教育国际考试等,出国留学质量问题一直是跨境教育质量监管的重点。近一时期,中外合作...
14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也开始起步,总体上讲办学层次有所提高,合作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作为...
15
(一)合作院校反馈不及时、效率低
补考试题提交了半年都没有回音。在沟通中合作方无法或不愿意解决问题。有回音的也不指明改进方案,多次询问都没有答复。...
16
(二)办学中缺乏国际化考虑
教材所配录音太强调某种口音,不能满足学生考试的需要;在训练国外学习技能方面的内容不够丰富,如训练在内容选择和篇幅长度上不足;缺乏学术写作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以及描...
17
(三)教材内容与级别的缺乏一致性
国内很多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了招生数量,强调自己的办学特点,在招生和授课时一再强调自己引进的是外方的全套原版教材和教学大纲。比如一些大学专业课采用MBA教...
18
(四)课程名称与教材内容不符
课表是“金融学”,但教材是“财政学”;课表是“产品管理”,但教材内容又以物流居多。翻译上的不严谨,造成排课及课程准备上的不便。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安排不合理。...
19
(五)学生出路窄,学位受认可度低
中外合作办学始终面临着外方证书认可困难的尴尬局面。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和认证结果科学与否的关键取决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与测量。传统的以资源投入多寡、过程控制是否规范...
20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
21
(一)对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认识
在中外合作办学数量扩张与多样化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保障教育质量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这个教育质量以什么样的指标体系去衡量,如何衡量,确实是个大难题。 1.评判维...
22
(二)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经过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初步建立适合需要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期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调查建立指标体系,并为现有体系提供一个附加因素,使得这些...
23
三、总结
在上述五大子系统中,虽然各子系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他们是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整体,共同发挥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的功效。其中,质量控制系...
24
参考文献:
[1]陈加荣.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3. [2]黄天中,刘丽霞,张清禄,张丽萍,黄亨奋.构建新形势下的中外...
25
中国新建理工大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路
摘要:对中国新建理工大学在过去与现在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大学目前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六大挑战。为了应付这些挑战,这类大学应该往应用型专业学院转型;必须要...
26
一、我国理工大学的基本现状
2005年2月20日北京科学研究会举行教育改革与回归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教育的根本意义、目的、内容、方式、与国外的差距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有关专家谈到目...
27
二、中国新建理工大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加入WTO后,优胜劣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淘汰不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大学,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理工大学教育质量,是大势所趋。所以,这些挑战对新成立的理...
28
三、新建理工大学要成为应用型的专业学院
上述挑战迫使新建理工大学要往应用型方向发展,要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要敢于把“办成世界一流的专业学院”的口号作为办学目标。 对于培养目标。新兴产业需要的外向型人才...
29
四、创新是新建理工大学的生命
对新建理工大学而言,创新更是生存的条件。创新体系的建立,得益于基础教育。我国高教体系里规模最大的是理工科教育,新理工院校应围绕推进教育创新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努...
30
五、积极与国际理工大学合作办学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观念、办学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国际化来促进新建理工大学改革和发展,是最好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短平快”措施。不能在短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