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理工大学要成为应用型的专业学院

三、新建理工大学要成为应用型的专业学院

上述挑战迫使新建理工大学要往应用型方向发展,要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要敢于把“办成世界一流的专业学院”的口号作为办学目标。

对于培养目标。新兴产业需要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理工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有人提出,现代理工科人才应具备6种能力:首先是个多面手,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有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再者应懂得如何设计和开发复杂的技术系统;此外,还应懂得技术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并且要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最后应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以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徐彬,2002)“多面手、合作精神、跨学科知识和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应该是这些新大学的办学目标。

新建理工大学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下功夫。教材改革可以从课程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智能化教学软件的研制方面着手,或者从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比如有人认为,在数学教学方面要贯彻现代数学的思想和观点,加强分析、几何与代数的结合,突出数学的基本思想、概念和方法,强调数学建模,增强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兴趣。在物理方面要加强近代成果的介绍,将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统计等近代物理内容融入教学中,开设与现代科学技术相关的基础内容和技术专题,构建大科学概念下能体现工科特色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加强提出问题、数学推演、发散思维和归纳综合等能力的培养。在电子课程方面要大幅度削减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内部导电机理及内部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分析的部分,在模拟技术方面突出集成运放的应用,数字电路教学方面应突出集成电路的外部特性及使用,引入较多的应用实例,介绍相应应用领域和应用背景。在机械方面要选编与工程实际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及问题,介绍计算机技术在力学中的应用,安排计算机解题作业等。(赵继等,2001)以上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仍可商榷,但是,在教学中体现现代性是毋庸置疑的。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也不可忽视。除了介绍、教授先进技术外,重点应放在如何利用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并根据中国自身特点,提出适应我国情况的改造和调整方案,吸收这些技术并研究发展这些技术。要在新建理工大学中成立一个教学、科研和创新综合体。与地方企业建立持久有效的合作机制,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与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要在保持数理基础的前提下,着重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加强理工科教育与社会的结合,使教学单位、科研、设计、生产和创新组织融为一体。要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成型高科技产品生产这一完整的过程,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和技术创新中心。国外成功的应用型大学就是在科研、设计和其他组织方面成为一个企业型大学,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相当多的大学都设有产业联络部或技术转让办,用于转换科研成果,比如美国的MIT。最近,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了关于聘请民间企业专家到大学教学的计划,从民间企业中挑选专家到大学长期开展工作。首批专家在20所左右国立大学中开展工作,5年内企业教师将达到700名。(《<高教研究>周报》编辑部,2002)这种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措施教育回归的表现。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调整。发展高新技术类和应用型学科专业是应用型大学必经之路。西方大学多年来努力调整的,不外就是学科和专业结构方面。如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类学科和专业。大力发展与地方工业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电气信息、机械、化工类等应用型专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科研成果转化出去。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活动都以地方社会需求为标准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压力,新建理工大学应该开始改造受WTO规则影响的金融、贸易、法律和管理等专业,并相应地加强与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联系。

针对我国理工科学生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方面的不足,新建理工大学还需要加大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