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办学经验交流
与会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在进行孔子学院办学经验交流环节,主要围绕本国孔子学院在中外方院长合作、院校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展开了讨论。如日本孔子学院与会代表提到,院校的合作需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天时是指有学习汉语的需求,地利是指不同的地理环境可互通有无,人和则是指双方人际上的协助。而在中外方院长的合作方面,各外方院长均表示希望中方院长能够长期任职,在任期问题、visa问题等方面则需得到来自汉办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合作。一些代表提出,新的孔子学院开办时,除中方院长需进行培训当地文化知识的培训外,外方院长也需要一定的培训,以明确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具体方法。
关于孔子学院的定位是以汉语教学为主,还是学术活动为主这一问题,许多外方院长提出,希望孔子学院能多增加一些学术性的活动,以加强同当地学者之间的交流。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从其学院的办学经验出发,提出该孔子学院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学术科研层次,如教育、文化的研讨会等;二是中层次的讲座、表演、展览,旨在制造人气;三是中小学层次的语言教学。关于孔子学院如何吸引更多生源这一问题,多位院长分享了相关经验,如低收费,与本地机构、团体合作以扩大影响力,进行各种广告宣传活动等等。针对孔子学院教材开发的问题,一些院长提到,目前的教材主要是中英双语,有当地语言对照的教材相对缺乏,因此,各孔子学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材开发,使教材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与会的外方院长提到,在孔子学院办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包括如何改善当地人对孔子学院的印象、如何取得社会群体的支持、汉办和使馆之间关系的澄清问题、教师的资格认证和当地教师的质量发展问题、如何加快流动和长久持续发展问题、当地志愿者的招募问题、汉办储备教师对当地条件的适应问题及财政问题等,这些将是孔子学院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进行发展和改革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