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出路窄,学位受认可度低

(五)学生出路窄,学位受认可度低

中外合作办学始终面临着外方证书认可困难的尴尬局面。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和认证结果科学与否的关键取决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与测量。传统的以资源投入多寡、过程控制是否规范为重心的评估和认证指标体系应转移到注重学生学习结果测量指标体系的开发上。如过去侧重对教学设施、设备、图书等资源数量的测量,应改为对资源的有效使用情况的测量,从对教学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的规范性测量过渡到对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责任形成等方面的有效性测量。测量学习结果的主要指标可重点考虑:学生的毕业率、职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就业率、学生满意度、雇主满意度,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率、教职员工的满意度、与同类学生相比较的毕业生工资率、毕业设计成果、学生竞赛成果等(黄天中等,2014)。

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除了具有鉴定功能、诊断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其激励功能和改进功能。也就是说要能够调动办学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实现办学单位(项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和提升。评估和认证不能只停留在过程评估认证和结果评估认证上,更要体现发展性评估和认证。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尚处在探索阶段,在办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问题已逐步成为跨境教育质量监管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那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质量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的关注点又在哪里,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质量控制体系,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