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职业证照制度的发展趋势
纵观当今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其工业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职业资格证书的建立与实施。因此,进一步完善职业证照制度是台湾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当前台湾技能检定与职业证照制度的实施来看,主要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发新职类,加快职业证照实施进程
台湾职业分类典中将现有职业分为326个小类,按照2009年公布的技能检定规范,仍有100余个职类尚未被开发。为扩大职业证照的覆盖范围,完善职业证照实施,主管机关需与目的事业主管机关配合,每年定额进行一定数量的职类开发与基准建立工作,并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办理检定职类总检与整合,扩大各行业的参与层面,以推动职业证照制度的全面实施;同时,由于条件限制等因素,目前尚有部分稀有职类的术科测验不够完善,需要行政管理机构在资金、场地上给予一定支持,对于少数缺乏术科测验之学校,应尽速编列预算改善其设备,以利其申请术科场地评鉴。
2.完善职业证照委托办理的审核督导机制
近年来由于技能检定学科测验前的试题编制工作相当繁重,曾多次出现学科测验试题有误之现象,而在监评人员方面,各分区仍存在部分职类缺乏足够监评人员的现象,使一些地区的学科测验与术科测验无法顺利举办。鉴于此,主管机关在委托、委办各单位进行实际的考核办理后,还应加强对这些单位的审核与监督。如加强学科试题的校对与查核,在每年学科试题编制完成以后,需请各分区召集学校推荐专业科目教师至职业训练局进行校对,以提高试题质量。并对各分区进行调查,对于监评人员不足的职类,应当扩大办理监评人员培训,必要时划拨一定经费予以支持,以保证监评人员遴聘与培训的顺利进行。
3.提高职业证照效用
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需要有良好的配套机制,从而保障其实施进程的顺畅并具有较高的质量。目前在公民营专业机构进用人员,仍大都以学历或公务员资格考试作为其职位与薪酬的决定性因素,很少有以证照为参照的,所以应积极协请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落实技术士证效用,建立起各专业机构的相关机制,使技术士证照受到更高的重视,以推进其实施,并应积极推动技术证照相互采认,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透过技术检定的相互认证,使相同职类技术等级相当的技术士证照能够互相承认与使用。
4.完善技职校院“双证书”制度建设
前已述及,职业证照制度的实施对于改革传统技职教育体系,提升技职教育品质的方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以职业证照为导向的技职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职校学生的技能检定在台湾技能检定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分量。但应当注意的是,职业证照制度的目标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并不全然相同,加上目前证照考试的等级、类别、考科与考题曾受到质疑,需要有所改进,如片面将证照的取得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易将职业教育目标窄化,造成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训练的误导。因此,完善技职校院“双证书”建设,需在维持正常教学前提下鼓励学生参检,避免挪用正常课程,专注于题库试题而忽略其他相关教学,使学生在提升职业能力的同时,身心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以使未来更易于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