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需求与大学教育的统一[1]
2025年09月26日
试论社会需求与大学教育的统一
[1]
索里(James M.Sawrey,1982:9)在论及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需求时说过:“如果我们要获得为达到或保持国家优势所必须的科学技术的进展,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些人的智能。在某种程度上说,人就是国家为求得最高生产率而被摆布的一种商品。公民的智能是构成实现个人的,但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和国家的目标的工具,教育总是提供双重功能,它一方面对发挥个人才能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又是作为社会化和增长公共价值的一个本源。”索里将人比作商品未必得当,但是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需求重要性却是千真万确的。苏联C.R,斯特鲁米林院士的统计资料说明:苏联1960年依靠教育开支而多获得的国民收入占总收入的23%,B.A.扎明的资料说明,1962年依靠教育经费投资创造了近27%的国民收入。而R.H沃尔柯夫则算出苏联目前约有30%的年度国民收入可以归功于教育。他认为,发展国民教育投资的每一卢布可以得到四个卢布的回收。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反过来说,社会不断地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输送合适的人才来满足它前进的需求。这是一对及其发杂而又十分重要的矛盾。因为这是所学与所用、提高人才使用的时效性、关系到社会前进步伐快慢的大问题。而大学教育一般是作为人才输送的最后关口,它直接决定着这种需求关系。本文试就如何缩小两者之间距离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