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在变?词在变?——以天津声调变化解拉波夫之问”

(六)音在变?词在变?——以天津声调变化解拉波夫之问”

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石锋教授的主题报告是“音在变?词在变?——以天津声调变化解拉波夫之问”。该报告围绕拉波夫之问:到底是音在变,还是词在变?(一)从音变可以观察到;(二)词汇扩散与词群变异;(三)词汇扩散论跟新语法学派;(四)音变在词汇中传播等四个方面给予了解释,并用天津方言的声调变化作为证明材料。

该报告首先简述了代表学者的观点:认为不论是语音演变太慢,还是音位变化太快,都是难以观察到的。但是拉波夫持不同观点,并提出到底是音在变,还是词在变的疑问。研究指出对于拉波夫之问,使用揭示语言演变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机制的词汇扩散理论是可以观察到音变的过程,并肯定词汇扩散理论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开启微观尺度的语言考察的重要意义。几乎同时被提出的两个观点:1969年王士元的词汇扩散理论与1968年文莱奇和拉波夫等人发表的语言变异。该报告肯定了王士元和拉波夫的观点,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二位学者的观点是一种全新的语言观和语言演化观,代表着语言学的新变革、新方向。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只依赖凭空想象”的新语法学派看不到音变的过程,而不同于新语法学派研究观念的词汇扩散理论则是“基于真实观察”,从而解决了新语法学派不能解决的问题,从本质上强调词汇扩散跟规则音变不存在对立。

最后,该报告解答了拉波夫的疑问,认为音在变,词也在变,形式上是词变,实质上是音变。同时也指出了语音演变的基本机制是音变通过词变得以实现。基于词汇扩散理论在解决此问题的基础上,不仅可以上升到语言层面,也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的研究。他认为在语言变化中有两个层面的表现:一是逐词的变化;一是逐人的变化。同时也指出了语言演化史是词汇扩散的历史。另外,不仅语音,词汇、形态、句法等变化的过程都是以扩散方式进行,而且社会发展也是一种扩散,研究表明也可以采用扩散理论的观点解决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