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借用演变
2025年09月26日
(五)经济性借用演变
经济性借用演变指在一个词汇系统中采用意译时不能完成的表达借用文化的意义,因此选择全音译或者半音译的形式,即用最精简的词架通两种语言系统所要表达的事物。有限的日语音译词借词则是经济性表达的代表。例如“卡拉ok”、“斯纳库”等词:
(1)长白山舰的坞舱里,可以打篮球、羽毛球,也有足够大的空间供跑步锻炼,还有健身房和棋牌娱乐室,可以唱卡拉OK,电脑房里可以上局域网。(《走近新型两栖登陆舰》引自《人民日报》2014-04-27)
(2)据警方调查,佐藤是在郭常颖打工的斯纳库酒店与郭认识的,两三个月后两人开始正式交往,从案发前几天起,佐藤就住在郭家,7日上午10点左右,他用手掐死了郭常颖。(《一留日女研究生被害》引自《江南时报》2006-01-28)
在语言的经济借用演变制约下,操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人为了顺利达成交际直接借用外族语言的某些词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崇尚简洁方便的表达,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音译词的出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汉字音译词” 就是其中之一。例如例句中的“卡拉ok”的日语原形词是“カラオケ”,“斯纳库”的日语原形是“スナツク”,指的是“休闲酒吧”义,还有“榻榻米”、“欧巴桑”、“卡哇伊”等为了满足交际需要而产生的生活词汇。无论是对说话人还是对听话人这都是最省力的。因为每个词都是建立在语音上的借用,词义上大致相近,完全符合传递信息和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脑力、体力付出的语言经济的两个要素。在经济性借用演变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词汇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