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也开始起步,总体上讲办学层次有所提高,合作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作为沿海的重点高校厦门大学坚持开放式办学,不断地、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和区域学术交流和合作。以厦门大学为例,截止2013年3月,厦门大学已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菲律宾、韩国、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5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众多的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它们多为发达国家、地区具有较高水平或某些学科(领域)的研教实践富有影响的综合性院校。近年来,在巩固和发展原有的正式校际合作交流基础上,继续扩大国际合作办学,大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所需人才;积极拓展文化交流,扎实推进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厦门大学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有预科项目、交换生项目、双学位项目、单学位双校学习项目、单学位双校或多校学习项目、联合指导项目(研究生)等。灵活多样的合作交流项目,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的合作办学形式。同时,加快了教师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外籍专家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近几年来,学校每年派出数百名学者和教师到国外开展合作科研、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会议;自1980年来,先后接待了外籍专家数千人次来校任教、讲学或研究,并成功举办了数百次国际会议的地区性的学术会议。

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利用中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当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政策和法规也在逐步完善,但尚未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导致在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具体来说,项目合作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