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

(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

在以互联网和信息数据中心、数字化图书和数字视频各类新兴技术支撑的Edu2.0时代,将Edu2.0技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有利于打破历来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厦门大学郑通涛教授提出,在这个时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分享理念应该是横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云数据中心为支撑,手机、计算机、数字电视终端为依托,进行海峡两岸暨香港各大高校的华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立“一站式”全球性响应服务,从而实现及时、快捷、精确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他认为,台湾的华文教学在未来应该与内地形成一体化合作,实现快捷、即时的互动。通过华文云学习平台的构建,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享和利用。

日常会话中,人们会在彼此的话轮交替过程中表现出自然会话的语言特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话题为导向,对于话轮转换能力培养意识较为淡薄,话语交际策略训练严重不足,学习者常常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自行摸索。厦门大学的何山燕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对留学生汉语口语话轮转换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汉语教学中话轮转换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意群与话语标记、话题推进、语用策略、教学模式等方面就留学生汉语口语话轮转换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了教学对策。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等问题,厦门大学的郑慧强从高中生的认知思维特点入手,借鉴美国母语教育的经验,认为实施情感教学、阅读教学、贯穿于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写作指导等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语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