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与国际理工大学合作办学

五、积极与国际理工大学合作办学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观念、办学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国际化来促进新建理工大学改革和发展,是最好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短平快”措施。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些大学很难在加入WTO后的新环境中生存下来。目前许多高校在对外交流的层次上还停留在行政人员的互访阶段,还没能将对外交流推向学习层面和学术层次的合作,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新建理工大学要抓住这一时机,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合作办学的过程。

加入WTO之后,西方金融机构与大企业会纷纷涌入我国,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如英语、计算机、金融、财会、商贸、旅游、法律等涉外专业将是被追逐的对象。同时一些传统专业将会受到冷落,这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因此深化我国理工科专业设置改革势在必行。除了改变目前理工高校专业目录过细过偏的弊端外,还应鼓励学科渗透,与国外大学互通有无,培养更多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还要引进自己所没有的专业。

在评估了WTO教育服务协议对中国理工大学的影响后,我们看到,中外合作办学将成为今后新建理工科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这种趋势已不是让这些大学考虑愿意不愿意走这条道路的问题,而是探索怎样合作的问题或者就被淘汰出局。加入WTO后的趋势是外国大学与中国大学在生源、师资、办学条件上的竞争。对这些新建理工大学而言,除了语言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即使是语言优势也可能很快会被外方大学所扭转。只要外方大学愿意用高薪聘请国内优秀师资,只要在培养中文师资上多花去几期的时间,我们的语言优势就可能不复存在。克服这种威胁的最好做法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理念与经验,在最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水平,形成自己特色和标准的国际化。新理工科教育须逐步成为教育体系的主体,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相互衔接的体系。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大力发展国际工程师资格证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