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别化系列教材的开发

(五)汉语国别化系列教材的开发

编写和推广汉语国别化教材是解决汉语国际推广面临瓶颈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南方基地设立以来,一直把教材的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基地建设的头等大事,积极探索和研究在非母语环境下汉语学习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致力于开发推广有特色、针对性强的国别化汉语教材(含网络多媒体教材),创新汉语教学本土化方法,以增强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地通过招标,立项了一批中外合作的国别化或特色汉语教材开发项目,主要有,李如龙:《龙门汉语》、钱叶萍:匈牙利《少儿汉语》,刘安平:贝宁《汉语教程》,刘国利:塔吉克斯坦《汉语教程》,张小克:缅甸《基础汉语教材》,刘亚儒:马其顿《初级汉语教程》《中级汉语教程》《中国文化教程》,朱芳华:老挝《汉语教程》,梁镛:德语区《基础汉语教程》,方环海:《西班牙汉语教程》等十多部教材。此外,与菲律宾雅典耀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合作开发本土化汉语教材项目正在筹划中。

上述立项的教材中,李如龙《龙门汉语》已经编写完毕,并交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朱芳华《老挝汉语教材》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张小克《缅甸基础汉语教材》已经编写完毕,并交付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余教材尚在设计与编写中。

为了让所编教材更好地吻合不同国家教育体制和教育文化的要求,贴近所在国学习者的社会生活、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以满足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南方基地规划的汉语国别化系列教材中的各套教材,都是基于针对性、实用性、本土化的理念,在需求分析和中外合作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编写而成的。各套教材的编写者都是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的中外教师,由此组成国别化系列教材的跨国编写团队。编写人员既熟悉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又熟悉教材对象国的语言文化背景和学习者的社会生活和思维习惯,有利于所编写的教材能较好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汉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各套教材均以对象国语言注释。

基地十分注重开发对象国中小学汉语教材。目前拟选定印度尼西亚作为对象国,争取在中国和印尼两国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下,采用中外合作方式,组织编写适合印尼国民教育体系中小学使用的本土化汉语教材(含多媒体教材),并配合开展以教材教师培训为主的教材推广工作,进而更好推进印尼汉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之所以选择印尼作为对象国开发中小学汉语教材,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人口大国,据苏西洛总统2010年8月对外正式宣布,该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2.376亿。同时,印尼又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据最新统计,印尼华人人口约1500万。就印尼的人口和华人的数量而言,印尼无疑具有庞大的汉语教学市场,无论是华族还是非华族,都对汉语教学有着迫切的需求。但由于教材和师资等多种原因,印尼汉语教学的发展仍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如果能借助本土化中小学汉语教材的开发推广而推动全印尼中小学开设汉语课,那么将会有数百万中小学生加入到汉语学习的行列来,这势必壮大汉语国际推广在印度尼西亚的声势,对促进中国与印尼两国的友好交往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其二,基地与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印尼联通书局联手开发推广的印尼高中《华语》教材,可为我们编写与推广印尼中小学系列汉语教材提供借鉴经验。该规划方案已经提交国家汉办,期待尽快得到批准。

教材开发是国际汉语教育的重要依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上表示,将启动实施国际汉语教材工程,力争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凡是开设汉语课的国家都有适用的汉语教材。

为了使今后教材的开发推广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目前南方基地正着手开展国内外汉语教材需求的大规模调研,广泛收集国内外目前使用的各类汉语教材,并对所收集到的全部教材进行数据库的统计分析,为国际汉语教材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