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各国沟通与交流,开发国别化教材
2025年09月26日
(三)加深各国沟通与交流,开发国别化教材
这次培训汇集了来自五大洲的三千多名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共同探讨教学理念与方法,这次培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有学员反映,其所在国的汉语教育是由当地教育部统一规划包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尽管这次培训的一系列教材生动有趣,但仍难以被当地教育部所采用。汉语教材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对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而言,它所体现出的是工具性价值,同时它又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传统、价值与特征。就当前大量开发主流汉语教材而言,主要体现出工具性价值,却较少考虑到其他民族的经验、文化、历史、观点、种族与宗教。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不断深入,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元化,同一文化区域内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由于年龄、知识背景、职业的不同,各人都带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以及学习环境。试图编写一部适用于所有国别、所有学习者的汉语教材是不可能的。
为更好地推广汉语教材与教学,在全球搭建良好的汉语信息交流网络,我们应多了解所在国情况与需求,尽可能在教材中融入各国的课程大纲、文化以及使用对象的特点,要考虑不同人群的汉语水平,言语习得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国别化教材。在教材推广方面则应与各国教育当局沟通,以“不变应万变” 式的通用性教材开发应该划上句号。
(独著,本文曾载于《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1期,第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