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立关系

一、对立关系

语言单位处于互相对立比较之中。“前”与“后”互为对立关系;与“左”“右”“上”“下”同为并列关系(并列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对立关系)。“丑”与“美”、“善”与“恶”都是处于对立关系中。音位/m/所具有鼻音性与非鼻音性相对,双唇音与非双唇音相对,浊音性与清音性相对。古音学中,唇、牙、齿、喉、舌音既是处于互相对立的,又是处于并列的关系中。“东” 与西、南、北、中也都是处于对立关系中。有“上”才有所谓“下”,有“前” 才有所谓“后”,对立关系也是互相依存的。在音位学上,对立关系的定义为:“不同的音素在相同的环境中出现,而有区别不同语言符号的作用。”这些音素就构成对立,就是不同的音位。因此一种语言中的各个音位,也都处于对立关系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索绪尔说语言“它们之间只有对立……每个要素都是界限分明的单位,它们的数目是完全确定的,它们的特点并不像大家所设想的那样在于它们自己的积极的素质,而只是因为它们彼此间的不相混淆。音位首先就是一些对立的、相关的、消极的实体。”音位,词义的确定必须在这种对立关系之中才能被确定下来。单位本身并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如“快乐” 一词一定要有“痛苦”“悲哀”等词来衬托它,否则“快乐”又为何许物也?所以索绪尔认为它们本身是“消极的”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