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的研究

一、闽南文化的研究

按笔者现有的手头有关闽南文化研究分析,目前对闽南文化的研究大约存在以下的特点:

①文化方面历时的研究多,共时的研究少;

②正面的研究多,负面的研究少(比如说闽南人犯罪的特征);

③物资文化的研究多,思维文化的研究少;

④对闽南文化及其亚文化内研究多,跨文化的研究少;

⑤从宏观角度的研究多,从微观角度的研究少(比如说冒险精神如何来的);

⑥独立文化现象的研究多,相互之间的比较研究少;

⑦定性的研究多,定量的研究少。

文化是一种不平衡的传播过程。这其中包括信念、技能、价值观、动机等学习与转移。每个人或人群接受文化的程度不一样。如果缺少共时平面的研究,我们会比较困难找出文化共有的特征,也很容易将某一部分人的特征作为普遍性文化类型学上特征。

文化研究应该在共时的平面来进行,闽南文化应该为当代社会服务,不应该把闽南文化研究作为对历史的回顾。所以,对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探讨也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闽南文化的特征是什么?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虽然我们归纳了许多闽南文化的特征,可是许多特征一样地可以在其他地域文化中找到。人们都很清楚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延续、变体,但是这个变体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精确描述却做得不够。比如说,闽南文化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所特有的而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有的特征是什么?现在要回答这一问题是不容易的。

如果说闽南文化具有边缘、兼容及务实的特征,那么在中国其他的地域文化,比如说广东文化及上海文化,也可能具有这些特征。又比如说,闽南文化具有多元性及开拓性的特征,那么我们同样在江浙的吴文化中找到。

如果说闽南文化是移民文化,具有兼容性及开放性的特征,那么纵观中国现有的各个地方文化,似乎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这些特征。

认为闽南文化具有冒险及进取精神,重商及务实逐利精神,缺少政治理念以及缺少法制观念等,在中国许多亚文化中似乎都可以找到。

很多人说到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冒险精神,然而我们也似乎可以在其他的地域文化中找到。比如说山东人当年下关东,开拓北大荒也具有这种冒险精神。福清人远涉重洋,偷渡到美国及欧洲,好像也有这种冒险精神。因此,闽南人跟山东及福清人的冒险精神究竟有什么不同?冒险精神的定义是如何得来的?这应该说清楚。

在闽南文化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中,我们也一样地存在着逻辑不一致的状况。比如说,闽南人的冒险精神是一种价值观或处世方式。它不等同于一种文化结构,是闽南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及处事方式。它与人们所说的闽南文化其他特性,如兼容性是不同阶段的产品。后者是对闽南文化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形态作出的归纳,而前者只是对文化主体人——闽南人的一种精神状态进行描写。冒险精神是一文化特征的手段而已。如果要给闽南文化下定义,那是给文化手段下定义呢,还是要给文化系统下定义?如果是给手段下定义,那么所有的特征都必须是一致的,而不应该既有文化手段又有文化系统本身的混淆。

许多人认为闽南人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海洋性格。所谓的海洋性格也是人的一种性格。这种性格似乎也可以在中国沿海地区其他地域文化中找到。这里存在着三个问题。第一是,人的性格是不是文化类型学的特征?第二,如果是,这些海洋性格与中国其他海洋地区人民的性格区别在哪儿?第三,如果以人性格作为文化类型学的特征,那么非人性格的特征就不可以再用来当类型学的特征了。否则,就会出现分类的逻辑矛盾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闽南文化的描写还缺少一个独立的参照系统来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种种文化现象,还缺少一组系统的文化要素来描绘闽南文化。目前我们所归纳出来的大量的闽南文化类型的特征,还不能清楚地说明它们是闽南文化所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