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洗澡时的注意事项
准妈妈洗澡时的注意事项
洗澡能够清洁身体,洗去污垢,令人神清气爽,更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而对处于怀孕期间的准妈妈而言,洗澡却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洗澡的时候就需要多加注意,小心谨慎,以免腹中胎儿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首先,洗澡的时间不应该太长。洗澡的时候,家庭浴室大都通风不良,导致空气浑浊,而水蒸气又使得空气的湿度增加,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会降低。准妈妈在洗澡时,身体受到热水的刺激,体内血管扩张,这样,血液多流入四肢和躯干,而进入大脑和胎盘的血液就相应减少,所运输的氧气自然也少。人的脑细胞本身对缺氧环境的耐力就很低下,再加上准妈妈身体的特殊状况,所以洗澡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昏厥事故。
若准妈妈在浴室久待,不仅自身可能会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还极有可能造成胎儿缺氧。胎儿大脑在短时间内处于缺氧状态时,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不良后果,但是一旦时间过长,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就极有可能受到影响。为了准妈妈的健康以及宝宝出生后能够健康、活泼,准妈妈在洗澡时一定要记得时间不能过长。专家建议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或者是时间以准妈妈不会感到胸闷为前提。
其次,洗澡的水温要注意调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水温过高,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不利,对大脑的伤害极深。胎儿在母亲体内是完全浸泡在羊水里的,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营养交换。羊水在子宫内具有恒温、恒压的作用,能够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所以,准妈妈洗澡时候的水温应该与羊水的温度接近,保持在37℃~42℃之间最为理想。准妈妈最忌寒凉,所以洗澡水的温度也不能太低,夏天就算再热也不能冲凉,而是应该用温水冲洗身体。
还应该注意的是,洗澡前后的温差变化不可过大,迅速变化的温度会刺激准妈妈子宫收缩,有造成流产或早产的可能。
最后,准妈妈洗澡最好采用淋浴,尽量减少坐浴的次数。正常情况下,女性的阴道酸碱度会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防止其中各种病菌的滋生和繁殖。这种现象与女性激素分泌以及卵巢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分泌有关。而当女性在怀孕时,尤其在后期阶段,在胎盘绒毛的刺激下,孕激素的分泌量会大大增加,造成阴道内的上皮细胞脱落,从而改变了阴道内的酸碱度。这时候,阴道环境内极容易滋生病菌,而且对外来的污染物杀伤力会大大减弱。如果常进行坐浴,沐浴之后的脏水更容易进入到阴道内,引发宫颈炎、附件炎等妇科炎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早产。因此,准妈妈还是用淋浴的方式更为安全。如果有其他特殊情况一定要坐浴,就务必要确保洗澡水和浴缸的清洁卫生。另外,准妈妈由于在怀孕期生理构造发生极大变化,身体的平衡性减弱,所以在洗澡时一定要穿上有防滑底的拖鞋,而且要保证浴室内通风条件良好,最好不要锁门,这样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得到家人的及时帮助和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