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胎盘早剥

不容忽视的胎盘早剥

正常情况下,准妈妈胎盘是紧贴着子宫壁的。但在怀孕34周时,如果胎盘脱离了准妈妈的子宫壁,就被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和胎盘前置都可能导致准妈妈孕晚期出现流血,因此,这必须要引起准妈妈的足够重视。

妇产科医生认为,胎盘早剥是向准妈妈传递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出现胎盘早剥的原因是什么呢?临床研究表明,准妈妈出现胎盘早剥的原因非常多,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准妈妈子宫内膜出现病变;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患有肾炎或原发性高血压病,此时准妈妈血管破裂出血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同时也致使胎盘早剥;准妈妈子宫内的羊水过多而造成的破膜;怀有双胞胎、多胞胎的准妈妈在第一个胎儿成功分娩后,由于此前一直扩张的子宫内压力突然降低,而造成的胎盘早剥;准妈妈腹部不慎被撞击或者突然跌倒也有可能造成胎盘早剥。

此外,精神因素也是准妈妈胎盘早剥不容忽视的原因。准妈妈忽然受到惊吓或严重刺激或外界其他原因都会造成精神高度紧张,这会使准妈妈的血管迅速收缩,这时内脏血管包括子宫血管在内也都会扩张,使胎盘附近的血管破裂,于是出现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的表现

如果准妈妈腹部忽然疼痛不止,且阴道不断有暗红色的血液流出,血量虽然不多,但准妈妈却面色苍白、浑身出汗、呼吸加快,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症状,这种情况就要尽快将准妈妈送往医院。准妈妈的阴道虽然只有少量血液,但事实上大量的血液正滞留于宫腔内,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隐性出血”。而准妈妈此时已经发生了循环衰竭。另外还有子宫增大、痉挛性收缩的现象,此时准妈妈的腹部硬如桌面,不能随意触碰,还有明显的压痛,同时导致胎儿部位不清、心音不明。如果剥离面小胎儿还有可能存活,但多数情况是胎儿因严重缺氧而窒息。另外,分娩后子宫往往收缩乏力,非常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

预防胎盘早剥对策

★ 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准妈妈在怀孕中晚期特别是在34周左右,非常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准妈妈一旦出现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等症状,千万不要恐慌,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尽快接受专业的治疗,从根本上降低出现胎盘早剥的概率。

★ 怀孕34周准妈妈要特别留意突然出现的腹痛

在妊娠过程中,特别是怀孕34周前后,如果准妈妈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或持续流血,应该马上送到医院治疗。当医院确认是胎盘早剥时,准妈妈应迅速采取措施并终止妊娠,最好在胎盘早剥后的五小时内实施分娩,这样才可以保护准妈妈身体不再受伤害。

★ 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准妈妈产前一定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因为体检的目的就是,能及时发现身体出现的异常,做到及时救治。如果准妈妈出现了胎盘早剥,凭借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是完全能够检测出来的,这样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对策,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 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安全

特别是处于孕晚期的准妈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乘坐拥挤的公交车,最好不要开车,以免因为碰撞和挤压使腹部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