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的概念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逐步发展和演进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体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产物,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向后代传授劳动技能和增强体能以及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功能。《现代汉语词典》将“体育”解释为:一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如体育课。二是指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又解释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登山、射击、滑冰、滑雪、举重、摔跤、击剑、自行车等各种项目。
从历史上看,19世纪60年代由欧洲传入的“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一词,其含义是指同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运动又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包含着和平、健康与人性涵养等多元的属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体育实践的日益丰富,出现了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3个既有区别、又互为联系的内容,并逐渐形成与教育、文化相并列的新体系。原指体育教育的“体育”概念已不能涵盖具有相对独立体系的“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
当今,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广义的体育概念是:体育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包含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终身体育四个方面内容。亦称学校体育,竞技体育(Sport)、身体锻炼(Physical Recreation)。
体育教育:它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品质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学校体育作为体育和教育的变叉点和结合部,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密切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培养兴趣。
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它是在体育实践中派生出来的。竞技运动“Sport”原出于拉丁语“Cisport”,指“离开工作”进行游戏和娱乐活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各种竞赛活动。这种竞赛活动按一定的规则进行,争夺激烈、对抗性强、有较高的观赏性。它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目标的同时,又提倡“公平竞争”和“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等原则。竞技运动在活跃人们社会文化生活、促进各类体育运动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的,所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人而异的一种群众性的健身活动。这种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内容灵活多样,有集体的,也有个人的。它的对象主要是一般民众,其中包括男女老幼及伤病残者,活动领域遍及整个社会乃至家庭,所以堪称活动内容最广、表现形式多样、适应性较强、参加人数最多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
在活动中追求自我娱乐健身和精神放松,是现代人在闲暇时间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标准不可缺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