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骨折
2025年10月13日
四、骨折
(一)骨折的征象
骨折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是运动中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骨折后的症状主要表现是:
(1)肿胀和皮下瘀血。因骨折处血管破裂、骨膜下出血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所造成。
(2)疼痛。因骨膜撕裂和肌肉痉挛引起,尤其在活动时更加剧烈,甚至可引起休克。
(3)功能障碍。骨折后肢体失去杠杆和支持作用,丧失了原来的功能,再加上剧烈疼痛和痉挛.肢体多不能活动。
(4)出现畸形和假关节。因骨折端发生移位和重叠,伤肢变形以至缩短;完全骨折的地方可出现假关节,移位时可产生骨折摩擦音。
(5)压痛和震痛。骨折断端有明显的压痛,在远离骨折处轻轻捶击,骨折处往往出现震痛。
(二)骨折原因
运动时发生骨折的原因是身体某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或肌肉强烈收缩所致。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肱骨、尺(桡)骨、手指、小腿、肋骨等。
(三)处理和预防
一旦出现骨折,不要随意移动患肢,立即进行急救。应先用夹板或其他代用品固定伤肢。动作要轻巧、缓慢,不要乱拉乱拽,以免造成错位,影响整复。如果是上肢骨折,可用一块长40cm、宽6cm的木板托住伤肢,用绷带扎紧骨折处的上、下两端。如果是下肢骨折,现将伤腿轻轻放好,然后用宽布条或褥单将两条腿缠在一起,慢慢抬到硬板担架上,送往医院救治。如果是头部、颈部或脊椎发生骨折,运送时就更要小心,以免损伤神经和脊椎而造成肢体瘫痪,搬运时头部用枕头或衣服塞紧,防止移动。固定好以后,患者不要扭动肢体。在送医院的路上也要迅速、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