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女子体育卫生

四、女子体育卫生

(一)女子解剖生理特点及一般体育卫生要求

(1)体型。女子体型一般似纺锤形,即肩部较窄,骨盆较宽,下肢较短,躯干相对较长,身体重心低,有利于做下肢支撑平衡的动作,如体操的平衡木等。但对速度运动、跳高、跳远等动作不利。

(2)肌力。女子骨骼肌重量占体重的比例较男子小5%左右,且肌肉力量较弱,特别是女子的肩带部和上肢肌力较差,加之肩窄,故女子作悬垂、支撑、摆荡等动作较为困难。因此,应加强发展肩带肌力的练习,练习时需加强保护。

(3)脂肪。女子体内脂肪约占体重的28%(男子约占18%)。皮下脂肪较多,利于游泳等运动。但女子下腹部对冷的刺激很敏感,故在月经期及冬季锻炼时要注意下腹部的保暖。

(4)骨盆。女性骨盆较男性大而轻,除了承重外还容纳有子宫及附件。子宫的正常位置依靠子宫三对韧带、腹腔、盆腔一定的压力来维持。因此,一方面女子从事体育运动时不宜做过多的从高处跳下的练习,作此练习时也要注意落地时的缓冲,以免过分震动影响子宫的正常位置;另一方面,要多作增强腹壁肌、骨盆底肌的练习,如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直立前后踢腿、大腿绕环、提肛练习等。以维持一定的腹压和盆腔压力,从而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

(5)关节韧带。女子各关节韧带的弹性及伸展性较好,特别是脊柱椎间盘较厚,因此女子身体的柔韧性及各关节的灵活性较男子好。体育活动中适宜作“桥”和“劈叉”等动作。但女子身体的柔韧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保持和发展其柔韧性和灵活性。

(6)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女子心脏的体积、生理、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肌收缩力均较男子小而弱,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脏的每分输出量。此外,女子的血容量、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男子,因此:女子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不及男子。女子胸廓、肺容积较男子小,肺活量、最大摄氧量也小于男子,女子呼吸肌力较弱,以胸式呼吸为主且胸廓活动度较小,所以女子在安静或运动时的呼吸频率较快。鉴于女子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较男子差,因此运动量应比男子相应小些。综上所述,女子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保持匀称健美的体型。特别是使腹肌、腰背肌、骨盆底肌的肌肉力量增强,这对女子将来的妊娠、分娩都有很大好处。

(二)月经期体育卫生要求

(1)月经。月经是由于卵巢内分泌作用引起子宫内膜出现周期性增生,血管形成,黄体成熟。如排卵期未受孕,增生的内膜就脱落,造成出血现象。一般每隔28~30天1次,故叫月经。月经来潮时,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①一般型,又称普通型。来月经时,自我感觉正常,身体反应良好,无不适感;②抑制型。月经期内体力降低,全身无力,动作迟钝、有疲劳感、嗜睡,一般工作能力下降,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等;③兴奋型。月经期易激动,头晕、睡眠差,下腹有痉挛性疼痛;④病理型。月经期有腰酸背疼,全身不适,恶心、口干、头昏头痛、睡眠不良,不愿参加运动。

(2)月经期体育卫生要求。月经期的体育锻炼应区别对待。一般女性在正常月经期间可以参加体育锻炼,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外生殖器部位的清洁;②避免剧烈的运动。如大强度的震动较大的跑跳动作(跨跳、跳远、疾跑、跳高等);③避免增加腹内压。如憋气和静力性动作(后倒作桥、慢起倒立、投掷出手用力、收腹举腿)等;④月经期不宜游泳,以免引起细菌感染;⑤月经期可从事一般性健身活动,如做操、散步、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量较小、时间不太长的运动。一般不参加比赛;⑥月经紊乱、经期下腹疼痛以及病理型反应者,月经期应暂停体育活动并进行妇科治疗;⑦加强医务监督,注意填写月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