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

第二组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举至右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视右手(图3-3-23、3-3-24、3-3-25)。

(2)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向前,眼视右手(图3-3-26、3-3-27)。

图3-3-23

图3-3-24

图3-3-25

(3)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前弓,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划弧至左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脚前,手心斜向下眼视左手(图3-3-28、3-3-29、3-3-30)。

(4)与2解同,唯左右相反(图3-3-31、3-3-32)。

(5)与3解同,唯左右相反(3-3-33、3-3-34、3-3-35)。

图3-3-26

图3-3-27

图3-3-28

(6)与1解同(图3-3-36、3-3-37)。

要点:前手推出时,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手臂微曲不可伸直,要松腰松胯,推掌时要松肩垂肘,坐腕舒掌,同时与松腰敛臀、弓腿上下协调一致;搂膝拗步成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为30cm左右。

图3-3-29

图3-3-30

图3-3-31

图3-3-32

图3-3-33

图3-3-34

图3-3-35

图3-3-36

图3-3-37

教法提示:①举手收脚;②弓步搂推(重复三遍)

(五)手挥琵琶

(1)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

(2)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左:两手成侧立掌合于体前;眼视左手食指(图3-3-38、3-3-39、3-3-40)。

图3-3-38

图3-3-39

图3-3-40

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回收要协调一致。

教法提示:①跟步展臂;②后坐引手;③虚手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右视,再转向前方视左手(图3-3-41、3-3-42)。

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视右手(图3-3-43、3-3-44)。

图3-3-41

图3-3-42

图3-3-43

图3-3-44

图3-3-45

(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左视,再转向前方视右手(图3-3-45)。

(4)与2解同,唯左右相反(图3-3-46、3-3-47)。

图3-3-46

图3-3-47

图3-3-48

(5)与3解同,唯左右相反(图3-3-48)。

(6)与1解同(图3-3-49、3-3-50)。

(7)与3解同(图3-3-51)。

(8)与2解同,唯左右相反(图3-3-52、3-3-53)。

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撤手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要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同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避免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后退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先向左(右)视,然后再转视前手;最后退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

图3-3-49

图3-3-50

图3-3-51

教法提示:①转体举手;⑦退步卷肱;③转体举手;④退步卷肱;⑤转体举手;⑥退步卷肱;⑦转体举手;⑧退步卷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