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的任务

二、大学体育的任务

(一)促进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健康

当今社会的发展,其鲜明的标志之一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升学考试制度促使中小学生的竞争更加激烈,学生的负担相当繁重,课余时间几乎被占满,基本上没有时间从事活动。因而,摆在大学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锻炼大学生的身体,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这是大学体育的首要任务。大学体育工作必须以增强大学生体质作为出发点,这是历史的使命。这项任务也是由体育的特殊作用决定的,是大学教育其他方面所不能替代的。体质的强壮具有遗传性。但在后天的环境及一定的条件下,体质是可以变化的。如有计划地改变生活条件,加强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大学生的形态、机能及心理等各项指标基本上趋于平稳,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则必须有别于中小学生。特别是要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小学生注重全面发展是因为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而大学生生长发育已基本完成,过多强调全面发展,则效益不大。因而,大学体育在教材的内容上、教法手段上等,应注意着重在兴趣、特长上进行挖掘。

(二)开阔视野,增进知识,掌握几种终身受益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体育事业的发展,已影响和波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已属于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我们的社会逐步走向完善的法制化社会,人们必须学法、知法、守法一样,人们也渴望了解体育、熟悉体育。正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们,知识面广,求知欲强,他们除了必须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之外:对体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对体育的真谛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在将来能够运用体育,使自己强身健体,常葆青春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将更加广泛深入地走进社会,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体育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或者说是提高和衡量未来生活质量标准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们应注重体育知识的学习,扩大眼界,进一步增长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开阔视野,使自己由被动变为自觉的行动。大学生学会和掌握几种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其锻炼的机理,才能终身受益。简便易行,实效性强的内容应作为首选项目进行学习,如健美操、跑步、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也是当今正风靡全社会的运动项目,这对大学生毕业后的一生将有重要意义,也符合当代教育提出的“终身化”“社会化”的宗旨。

(三)开展竞技项目,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高等院校开展竞技项目,培养高水平的优秀体育人才,是当今形势发展的必然。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学校体育作为战略重点。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大学出人才。这是一些体育发达国家的一条共同经验。众所周知,一些发达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大部分在大学,美国在59所大学的80多万名学生中,有1万多名优秀运动员享受体育奖学金。美国的田径、篮球等项目的高水平的运动员都在大学。企业俱乐部的职业运动员也主要来源于大学。参加第21届奥运会的美国国家队中大学生占60%,第23届奥运会3块金牌获得者、1983年世界田径十佳之冠的刘易斯,原是美国休斯敦大学经济系的学生。苏联高等教育系统在全面培养建设人才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成绩也非常显著。苏联在奥运会上奖牌的25%--30%为大学生运动员所得。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培养运动员也有过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在我国高校各方面都比那时优越得多。大学开展竞技项目,提高竞技水平有许多有利条件。第一,体育师资结构完善,力量强大,文化素质水平高。第二,大学有较好的场地和器材设备作保证。第三,大学各科专家、学者多,便于集中力量,协同作战,共同研究与攻克技术难关,具有科学培养和训练优秀运动员的巨大潜力。第四,训练计划大学生易于领会和接受,这是当代科学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第五,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办好高水平运动队,可有力地促进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以提高带动普及,并为学校创出名声。

(四)通过高校体育,向大学生进行理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学校教育是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向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的一切言行,都会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因此,除了专门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政治课程外,其他所有课程也必须结合本身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活动,向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共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长寿,而且还肩负着社会责任。把参加体育锻炼与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相联系,主要表现为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这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品质,这些品质在体育活动的实践中,比在教室内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大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他们进行教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体育的实施过程,会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观念及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