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一)常见的运动损伤

常见的运动损伤有以下几种:①肌肉、肌腱、韧带的慢性小损伤,包括肌肉筋膜炎、肌腱腿鞘炎、膛及韧带止点损伤等。其中发生在腱止点部的微细损伤称末端病,是最难治疗的运动止点损伤之一,有肩袖损伤、大腿后腘绳肌的坐骨止点损伤等,其病理表现为腿变性、骨化及止点唇样增生等。②关节软骨损伤,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软骨的退行性变,如骸骨软骨病、足球踝、投掷肘等,其中60%以上系逐渐劳损所致,小部分系一次损伤造成骨软骨骨折继发而成。这种软骨损伤,由于伤后软骨不能自行修复,一旦损伤,多遗有永久性改变,治疗困难,也是最影响健康与运动训练、运动寿命的伤种。③骨组织劳损,最常见的是应力性或疲劳性骨膜炎与骨折,可发生于胫腓骨、肠骨、脊椎椎板、骸骨、足舟骨、距骨、第1、2肋骨等,其中胫腓骨最多,跖骨、脊椎椎板次之。这一类损伤,通过改变训练,减少或停止局部负担,多可自愈。但应注意发生在胫骨中下1/3的鸟嘴样骨折和足舟骨应力骨折,一旦发现,必须停止训练,固定治疗。④骨软骨炎。近年来运动训练多从儿童开始,骨软骨炎的发生已在运动训练中引起广泛注意。常见的有脊椎椎体骨骨炎、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桡骨远端骨髓炎、肱骨小头、跟骨骨髓炎等。此外,耻骨炎和某些副骨损伤,按其病理改变有人也归为骨软骨炎类中。这些损伤多数影响训练,个别影响发育,其防治研究已引起注意。⑤神经血管损伤,属慢性损伤的有“击醉”(走如醉汉,是拳击者脑软化症)、排球运动员的肩脚上神经麻痹、胫前间隔综合征(行军性坏死)等。上述5类损伤是防治和研究的重点。运动创伤学也要研究运动、生活和劳动中可能发生的一些损伤,如踝、膝的韧带损伤等。但研究角度不同,重点是研究损伤同运动机能和训练的关系,以解决能否继续训练、何时训练、如何训练、还能否提高成绩等同竞赛训练有关的问题。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①加强训练工作,遵守训练原则。②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帮助。除教练员加强保护与帮助外,运动员自己也应学会摔倒时的各种自我保护方法。③加强对运动员的医务监督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A.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决定能否参加训练和参加哪几项运动为好。检查内容,除一般健康与机能检查外,还应根据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增加一些项目的检查;B加强对教学、教练与比赛时的卫生监督及急救工作;C.加强运动员的自我监督。④在集训队建立保健员制度。保健员由运动员担任,负责简单的场地急救、小伤处理,反映运动量的大小及伤后训练反应等。⑤建立医生和教练员、教员相互学习的制度。经常举办体育理论和有关运动员损伤知识的讲座和讨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适应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需要,统一认识、密切协作。⑥坚持“三结合”的工作方法。当前世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迅速,难度高、强度大,对机体的要求高,假如没有教练员、医生及运动员三者的共同协作配合,要提高竞赛成绩防止运动损伤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三)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

为了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急救要及时、准确。伤后短时间内出血不多,肿胀不重,疼痛不剧,肌肉痉挛尚未出现,是诊断和处理的有利时机,有些关节脱位不用麻醉,当时即可复位。运动创伤的急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急救的组织工作。不少运动竞赛是在各种困难条件下以难度大而复杂的动作战胜对方,稍一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没有良好的组织,没有赛前充分的准备,就不能完成急救工作。主要急救组织工作有:A.熟悉比赛场地和路线,在各种项目的长或超长距离比赛路线的危险地段设立急救点,救护车定点或跟随运动员;B.大型比赛前与有关医院联系,安排急救床位,组织抢救小组,以便及时治疗;C.赛前调查并安排好运送伤员的路线,尽可能不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逆行。

(2)不同运动项目容易致伤的部位及伤种。中长跑抢弯道时,人多拥挤易发生鞋钉刺伤。短跑在起跑30m内和加速的70~80m冲刺时,多发生大腿后部肌肉拉伤或断裂。撑竿跳落在海绵坑外,可摔伤腰背,扭伤踝、膝。篮球跳起落地时踩在他人脚上,常扭伤跺关节。此外,举重时小腿痉挛,杠铃砸伤,足球抢断球时踝关节扭伤,争头球时眼角皮肤裂伤,体操头着地动作时颈椎骨折,腱子空翻的跟腱断裂,失手时手撑地的关节脱位及骨折,自行车的颅脑外伤等,都是常见的急性损伤。

(3)比赛时要有熟悉运动项目的医护人员在场,密切注意危险动作、危险路线地段。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应立即作初步诊断,然后正确应用包扎、止血、固定、搬运、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急救技术。皮肤擦伤后,皮肤渗液,组织坏死,局部抵抗力下降,加上地面脏物砂粒渗入皮肤,可引起感染或形成“刺花”。因此,要先用肥皂液彻底洗净,然后用1%新洁尔灭、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局部浸润麻醉后刷洗。较重的肌肉拉伤或断裂时有剧痛,均不能继续比赛。肌肉断裂以股直肌及股二头肌为多见,伤后应立即冷敷用棉花加压包扎:以防大量出血。肌腱断裂出血不多,但如果局部有凹陷,患肢提踵无力时,多需手术治疗。踝关节扭伤简便的急救办法是迅速以双手合抱踝关节压迫止血,再用棉花加以包扎。颅脑外伤严重,清醒病人可平卧,止血,包扎,止痛,防休克不用吗啡。昏迷者应侧卧或俯卧,以防呕吐物进入气管而窒息,必要时用通气导管或大别针将舌牵出,固定在衣服上,以保持呼吸道畅通;转送中要注意脉搏、血压、呼吸的变化,若有耳鼻出血,脉搏减慢,血压上升,单侧瞳孔放大,对光反射迟钝,烦躁不安,头痛加剧,昏迷不醒或昏迷—清醒—昏迷,恶心呕吐不止等,均显示有颅出血、颅内压增高或骨折等严重情况,须及时会诊或转院。颈椎损伤或有可疑时,一定要用双手将伤者后头部托起,向后上方牵引,一助手同时将胸背部托起,安放在硬板或担架上,然后以沙袋或其他方法限制活动。

(4)急救品配备。除一般常用的以外,必需配备氧气袋、简单呼吸器、通气导管、开口器、大别针、各种夹板、止血带、大剪刀、止血钳、棉花、绷带、氨水、1%新洁尔灭、5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各种止痛、止血、强心、升压、兴奋呼吸、安眠镇静等急救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