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法源流

一、功法源流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西汉淮南王刘安的六禽戏改编而成,其内容是模仿了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而编成的健身术。整套动作形象、生动、活泼、乐趣盎然,具有一定的强壮身体和医疗保健等功效。它体现了华佗“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也”的健身防病的理论。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44幅帛书《导引图》中也有不少模仿动物的姿势,如“龙蹬”“鹞背”“熊经”等。对华佗创编五禽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时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南朝梁时名医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最早用文字描述了五禽戏的具体动作。

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动作编排按照《三国志·华佗传》的记载,顺序为虎、鹿、熊、猿、鸟,动作简便易学,数量沿用了《养性延命录》的描述,为10个动作,每戏2个动作,并在功法的开始和结束增加了起势调息和引气归元,体现了形、意、气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