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集体进攻战术

二、集体进攻战术

集体进攻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之间有组织、有目的的集体协同配合。任何集体进攻战术的变化都建立在进攻阵形和进攻打法上。下面主要介绍进攻阵形。

进攻阵形,就是进攻时所采取的基本队形。根据二传队员组织进攻时的位置,可分为“中一二”“边一二”“插上”三种进攻阵形。

1.“中一二”进攻阵形及其变化

由一名前排或后排队员在前排中位置做二传,其他队员参与进攻的阵形,称作“中一二”进攻阵形。“中一二”进攻阵形是最基本的进攻阵形,其特点是二传队员在中间,一传容易到位,战术可简可繁,适合不同技术水平的队。技术水平较低的队可组织前排②、④号位扣一般高球,技术水平较高的队可组织各种战术进攻乃至立体进攻。其站位及其变化如下:

(1)“大三角”站位。这是最基本的站位方法,其变化主要以②、④号位进攻为主,辅以后排进攻等(图2-2-8)。

图2-2-8

图2-2-9

(2)“小三角”站位。④号位队员位置不变,②号位队员站在中场接发球,③号位队员站在②、④号位队员之间的网前。这种站位实际上也是一种隐蔽站位的方法,①号位队员可在②号位佯攻,②号位队员从中路进攻,后排队员后排进攻。这种阵形有利于各种交叉换位进攻(图2-3-9)。

(3)换位成“中一二”阵形。二传队员在④号位或②号位时,可以换位成“中一二”阵形(图2-2-10)。

(4)“插上”成“中一二”阵形。后排队员都可以“插上”做二传,如⑥号位队员从③号位队员右侧“插上”成“中一二”阵形,其他队员分别进行前排或后排进攻(图2-2-11)。

图2-2-10

图2-2-11

2.“边一二”进攻阵形及其变化

由一名前排或后排队员在前排②号位做二传,其他队员参与进攻的阵形,称作“边一二”进攻阵形。“边一二”进攻阵形也是最基本的进攻阵形,其特点是二传队员在边上,对一传的要求稍高,但战术变化比“中一二”进攻阵形多,战术可简可繁,同样适合不同技术水平的队。其站位及其变化如下:

(1)“边一二”阵形。②号位队员站在网前任二传,③、④号位队员前排进攻,其他队员参与后排进攻(图2-2-12)。

图2-2-12

图2-2-13

(2)反“边一二”阵形。④号位队员站在网前任二传,其他队员参与进攻。如果②、③号位队员是左手扣球,采用这种阵形比较有利(图2-2-13)。

(3)换位成“边一二”阵形。通常采用反“边一二”换位成“边一二”阵形(图2-2-14。

(4)“插上”成“边一二”阵形。后排队员都可以“插上”做二传,如①号位队员从②号位队员右侧“插上”成“边一二”阵形,其他队员分别进行前排或后排进攻(图2-2-15)。采用“中一二”“边一二”进攻阵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采用“中一二”进攻阵形时,二传队员的站位应稍靠近②号位,避免与⑥号位队员重叠,以免阻挡视线影响其接发球。

图2-2-14

图2-2-15

②采用“边一二”进攻阵形时,二传队员的站位不宜太靠近边线,以免运用“拉开”“围绕”等快攻战术时,因距离远而影响战术质量。

③采用换位成“边一二”阵形时,④号位的二传队员既要靠网站,又要靠边线站,以免造成与③号位队员位置错误或影响③、④号位队员的接发球。

④插上队员应站在同列队员的侧后方,选择最短的插上距离、最佳的插上时机,并要及时后撤参与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