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的目的

一、大学体育的目的

根据体育的本质、特点、功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大学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强化体育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体魄强健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来说,我国大学体育的目的如下: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体质,又称禀赋、禀质、气禀、形质、气质等,即人体的质量。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换句话说,体质是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因此,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增强其体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其抵御疾病、获得健康的重要保障。可以说,增强学生体质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身心健康有多条标准,总的来说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方面。它是通过身体教育和思想教育这样一个双重任务来完成的。身体教育和思想教育是大学体育这门学科的特色要求。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可以发展自己的体质,为终身健康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丰富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健康的心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

3.使学生具有充沛的精力

体育教育使学生具有充沛的精力去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毕业后能更好地承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年学生正处在定型发展阶段,需要正确引导和铸就基本品质。我国大学体育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强化服务育人意识,促使大学教学实践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