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球与接发球技术
发球是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在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发球多变并且质量好,不仅能使对方回接球失误,己方直接得分,而且可以为进攻创造良好的机会。发球是比赛开局的第一板球,它不受对方的干扰,可以任意在各种方位(双打除外)按自己的战术意图将球发到对方的任何位置,先发制人,争取主动。
(一)发球
1.正、反手平击球
正手平击球:速度一般,略带上旋,是初学者最基本的发球方法,也是掌握其他复杂发球的基础。对方容易回接,便于衔接正手攻球或反手推拨的练习。发球时,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稍前倾,向右后方引拍。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稍高于球网时,击球中上部向左前方发力。对于初学者容易出现不抛球、台内击球或犯规的合力发球。
反手平击球:发球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身体稍向左转。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左侧,右手持拍于体前。抛球后,球拍开始后撤,待球将回落时,小臂从身体左后方向前挥,击球的中上部,整个过程是“抛—拉—打”。
如果在球拍触球的刹那间,球拍前倾,小臂加快挥拍速度,手腕配合外展,使球拍正对左角,则成为反手斜线急球;同样,如果手腕向左扭动,使球拍正对右角,就成反手直线急球。
发轻球时,随着小臂向上方摆动而使球拍后仰,击球的中下部,顺着摆臂的惯性,轻轻地将球送出。发急球主要依靠小臂横摆的力量来加快球速,球拍与球台约成60°,击球点比网低8~10cm,将球击在本台近端线10cm处。发轻球(近网球)应以小臂由后向前送,球拍保持后仰,拍触球时用力要轻而缓和,击球点稍高于球网,球被击在球台的中段附近。
2.上旋球
球拍用力向前上方移动,摩擦球的中上部。球拍接触点应比网稍高或等高。
3.下旋球
球拍用力向前下方切削,摩擦球的中下部,球拍接触点应比网高。在发近网下旋球时,用力下切,动作要快,落点距网较近;发远网下旋球时,除用力下切外,还应略加向前的力量。
4.左、右侧旋球
发左侧旋球时,将拍面稍向左倾斜,用力向身体左方发力,擦击球的中部;发右侧旋球时,将拍面向右倾斜,用力向身体右方发力,擦击球的中部。
5.左侧上、下旋球
左侧上旋球和左侧下旋球混合交替的发球,主要利用十分近似的发球手法,使对手不易判断。发左侧上旋球时(正手),身体站于球台左角,稍向右侧。将球抛起后,球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摆动。然后,小臂和手腕同时发力,在离台面约15cm处触球。拍面触球点从球的中部到中上部,小臂需做后旋动作,手腕协助使球拍向内、向左上方钩球,将球击出。发左侧下旋球时,手臂则从右后上方向左前下方直接做擦击动作,触球的中下部(图2-4-3)。
图2-4-3
6.右侧上、下旋球
右侧上旋球又称“奔球”。将球抛起后,持拍手向后引拍,小臂放松,使球拍高度顺势下降,好像把球拍在体侧做一次向后的小绕环动作。在球下降离台面约15cm时,整个手臂迅速向左前方用力,同时拇指用力扣拍,使拍面沿着球的曲线向右侧上部摩擦。球击在离本台底线20cm处,弹向对方右角,偏斜前进。右侧下旋球的挥拍弧线是由左后上方向右前下方,而球拍则由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部移动(图2-4-4)。
图2-4-4
7.急球和轻球
急球和轻球主要是依靠控制速度和落点来使对方失误,因此,发急球时动作要快,角度要大或者追身,使对方忙于左右照应,顾此失彼。在发急球时,头脑要冷静、灵活,间隔插发些近网轻球,迫使对方近台拉球,伺机进行抽杀。
(二)接发球
在一局比赛中,接发球的机会和发球相同。如果接发球能力较差,则不仅给对方以较多的进攻机会,而且在处理关键球时会贻误战机,影响全局。
接发球常用推、搓、削、拉、抽等方法回击。推、搓、削是用旋转和落点变化去抑制对方的攻势,并带有一定的防御性质。拉球和抢攻可以直接破坏对方的攻势,打法上较积极主动。所以,在接发球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到时搓时拉,忽攻忽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接发球首先应根据对方发球时的位置来决定站位。如对方在左后方正手发球,接发球者的站位应为中间靠右;对方在左面反手发球,己方站位则应中间靠左。接发球时还要密切注意对方发球的挥拍动作、球拍移动方向以及触球瞬间用力的大小,以正确判断对方发球的性质和落点,及时用相应的、正确的方法回击。例如,在接上旋球时,用快速推挡或加力快抽来击球的中上部;接下旋球时,球拍后仰,搓击或拉抽球的中下部;而接左、右侧旋球时,则必须将球回击向对方球拍移动的相反方向。如对方向左挥拍,己方就应击向右方;对方向右挥拍,就击向左方。回接侧上、下旋球时,对左侧上旋球应将球拍向左前下方击球;对左侧下旋球则应用提拉动作向左前上方击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