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本击球技术

三、基本击球技术

(一)推挡球

推挡球以反手推挡球为主,其中又分高压推挡球(大力推挡)、下旋推挡球、侧上旋推挡球等。反手推挡时,离台30~50cm站立,左脚稍前,右脚在后,小臂与地面基本平行,肘部与大臂贴右侧身旁,大小臂夹角成100°左右,小臂靠近腹前,球拍与桌面成90°角。当来球入台将近上升期时,小臂内收,球拍迎向来球方向,向前、向下发力,推击来球的中上部,食指同时微微用力使球拍前倾,盖住来球,大臂随小臂前摆。击球后,球拍按半圆弧形路线还原。

1.快推

快推的特点是借力还击,回球速度快,有斜直线的变化。对付弧圈球时还能推侧旋、推大角度,以干扰和破坏对手的进攻。在对攻和相持阶段又常用来推两大角或突袭对方空当,使对方因应接不暇而失误或处于被动,为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动作要领:左脚稍前或两脚平行,屈膝、提踵,两脚之间的距离略宽于肩,身体离球台约40cm。击球前,持拍手臂和肘关节内收,前臂略向外翻,球拍柄呈横状。击球时,小臂向前推击的同时,手腕外旋,食指压拍,拇指虽放松但要紧贴拍柄,使拍前倾。在上升期时击球的中上部,把球快推过去。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加力推,就是在球来之前先向后拉球拍,球来之际猛由后向前迎击球,由于加大了力量,对球产生更大的撞击力,所以推过去的球力量大、速度快,往往能压住对方的攻势,也能为自己侧身抢攻创造有利条件,推完球后要迅速还原(图2-4-5)。

图2-4-5

2.减力挡

首先在概念上明确,这种技术是既不加力推也不加速推的一种击球技术。减力挡的目的是使球弧线低、落点低、力量轻。在对攻的相持中,当对方离球台远时,可用减力挡吊对方一个近网球,迫使其前后奔跑,然后伺机用正手抢攻。这项技术更常用于对付弧圈球选手,用大角度或近网的小球干扰和破坏对方的进攻。

动作要领:准备姿势和推挡动作相同,球拍要前倾,当球由台面刚弹起后,球拍贴近来球并高于来球,这时前臂不仅不往前发力,相反还要随着来球的方向迅速向后撤,以缓冲球的反弹力,使球落于近网。

(二)攻球

攻球是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击球技术,是最具有威慑力的得分手段。攻球可分为正手攻球、反手攻球和正手发力抽球技术。常用攻球技术有以下几种。

1.正手近台攻球

站位靠近球台,出手快、动作小,从速度上夺取优势,为扣杀创造有利的条件。击球之前引拍至身体右侧,当球由台面弹起时,手臂向左前上方迅速回击来球。击球时食指稍放松,拇指压住球拍,使拍面前倾,形成合理的击球角度,结合手腕内旋动作,在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

(1)正手拉球

这是回击下旋球的主要做法,能为发力攻击创造条件。提拉时在球的回落期击球,用大臂和小臂由右后方向左前上方挥击,击球时小臂迅速向内收,配合手腕内旋动作,用球拍摩擦球的中上部。

(2)正手扣球

击球的动作幅度大、力量重,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击球时,由小臂带动大臂由右后方向左前方加速挥击,击球前用右脚蹬地,配合转腰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如强到上旋球时,拍面稍前倾,击球中上部;击下旋球时,球拍略低于来球,击球的中上部。

(3)侧身正手攻球

首先要移动脚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使身体位于球台左侧,上肢收于腹前,上体略前倾。根据来球特点酌情拉或扣杀。

(4)正手攻弧圈球

回击弧圈球的时机极为重要,所以首先要判断清楚来球的落点、旋转,捕捉好击球的战机。攻打加转弧圈球时,先拉开手臂,球刚弹起时尽快挥拍向前下方迎击,拍形要前倾,与台面成约60°的夹角,击球的中上部。回击前冲弧圈球时,球刚刚弹起就要立即回击,拍一触球前臂立即内收,击球时拍与台面约成70°夹角,击球的中上部。

(5)滑板球

滑板球是一种战术性很强的进攻技术,不仅要求击球角度大,而且球应有一定的左侧旋,动作要隐蔽。更高的技术则是当自己打算攻对方右角时却发现对手正往右方起动,而这时自己的手臂已向前挥动,此时要在击球的瞬间手腕迅速外展,将球击往对方左角,使对方人右而球左,也称为“出手改线”。

(6)杀高球

这是具有摧毁性的一击,具有动作大、力量大的特点。击球时,靠腿、腰、臂的合力盖压住球的上部或上中部发力攻打。

2.反手攻球

直拍反手攻球是中国的独特击球技术,其特点是:动作小、出手快、能抢先上手、争得主动而为正手大力扣杀创造机会。如对方想盯住左方而控制攻势时,反手挥拍一击,常使对方感到意外而猝不及防,能达到一种控制局面的效果。

动作要领:右脚稍前,膝盖微屈,前脚掌着地,收腹弯腰。击球前腰略向左转,球拍后引,来球后球拍迅速向前迎击球的中上部。根据来球的不同性质,用大小臂和手腕相对应地做出不同动作,形成中、近台攻球和拉、扣、拨等技术。

(三)搓球

搓球是一种近似削球手法的台内短打技术,又称小削板,是一种可以解除削球逼角威胁的手段。对方的发球性质来不及判断时,用搓球回接比较稳当。

1.反手搓球

搓球前两脚平行站立,离台50cm左右。当来球将达合面时,大臂开始向胸前右侧贴近,略下垂。拍柄与小臂成直线,球拍后仰,与球台成100°,置于腹前右方。大小臂之间的夹角为100°~120°。小臂引拍,由后向前下方发力,做铲击动作(半圆弧动作)。球拍触球的一刹那,手腕配合小臂向前下方抖动球拍,擦击球的中下部,将球送出(图2-4-6)。

图2-4-6

2.正手搓球

站位与反手搓球相同。大臂引向身体右侧,与身体成45°。小臂持拍外伸,迎向来球方向。球拍与球台成100°角,大、小臂夹角为90~120°。等来球从台面反弹至最高点时,小臂向前、向内收缩发力,同时手腕配合由外向内扭动.球拍由右上方向左前下方削击来球。触球时,手腕协助加快球拍的擦击速度,摩擦球体,将球送出。

(四)削球

削球是一种积极性的防御技术,它以旋转和落点的变化为主要特色,站位离台较远,击球时间晚,控制球的稳定性相对比较好。现介绍一般使用最普遍的正、反手削球。练习者可以这两者为基础,结合球的旋转原理,在实践中不断琢磨,提高和丰富削球的技术内容。

1.正手削球

(1)正手远削

削球时,左脚与左肩靠近球台右角,右脚后退一步。身体与球台成75°角并稍向前倾。两腿稍屈,重心先放在右脚上。手臂自然弯曲伸出,球拍略高于来球弹起高度,拍柄向下。当球飞到身前,手臂即向前、下、左方向挥动,球拍在右腰前35cm的地方触及球的中下部(或下部)。然后,手臂加速发力,小臂与地面接近平行,身体重心逐渐由右脚移至左脚。球削出后,手臂肌肉立刻放松,球拍因惯性仍往前向左下方摆动,上体转向球台,准备继续削球。

(2)正手近削

近削动作要求是离台50cm,身体与球台成45°倾斜角,在来球将要回落时擦击球的中下部。手腕用力要比远削大,使球的旋转较快。

2.反手削球

(1)反手远削

在进行反手削球时(横拍),右脚应伸出于球台的左边,左脚在后,重心落在右脚上,背斜对球台。小臂弯曲,把球拍举起,与头齐高,拍柄向下,拍面正对对方左角。手臂从上向前、下、右方摆动。当球拍触球的一刹那,小臂与手腕加速发力挥拍,将球勾救到对方台内。球削出后,手臂肌肉立刻放松,上体顺势向右移动,球拍也摆向身体右侧,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上。右脚后退一步,恢复成准备姿势。

(2)反手近削

反手近削时由于大臂受身体阻碍,所以削球动作主要靠小臂和手腕来完成,动作也比正手削球快些。

(五)弧圈球

1.加转弧圈球

击球前,左脚在前,右脚稍后,身体向右倾斜,与球台约成45°,两膝微屈,球拍贴近臀部.右肩略低于左肩,手臂自然下垂,手指紧握球拍,手腕比较紧张地保持球拍角度,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当来球从桌面弹起时,小臂先向前迎球,然后大臂和小臂同时由下向上垂直挥动,擦击球的中部,腰部由右后方急剧向上扭转。球拍与桌面约成80°,拍面与球的擦击间隙越小越好。在触球的一刹那,加速用力,使球呈较高弧线飞出。球拍顺势挥动至额前,然后放松还原。

2.前冲弧圈球

屈体与桌面成75°角。球拍拉至身后,约与桌面齐高,手指握拍同前。当来球着台后,手臂向前上方迅速挥出,手腕使球拍前倾,与桌面成50°,擦击球的上部。腰部向前上方扭转,协助球拍加速摆动,使球沿低弧线落于对方台面,球拍顺势前摆至面部为止,然后放松还原。

3.回击弧圈球的方法

弧圈球的来势,多数是飞快入台,并带有强烈的上旋,球拍碰到这种球时稍微不慎球就会飞出界外。因此,对付弧圈球,攻球者多用近台快抽或快速推挡盖球的中上部,压低球的弧线,控制落点的方法,将球回击过去。在来球上旋力特别强时,可将球拍盖住球的上部,以防止碰板飞出。回击弧圈球的关键在于思想上要有准备,不紧张。回球时拍前倾,盖球及时,动作迅速利落。

削球时,多采用调整拍形快挡或近台快削的方法回击,自上而下快速将球削出。球拍后仰角度一般是110°~135°,从后上方向前下方削出,动作要短。

4.弧圈球的练习要点

(1)练习弧圈球时,肩部、腰部的活动量较大,因此,事先应加强肩关节和腰部的肌肉活动,避免拉伤肌肉。

(2)练习弧圈球时,最好在一定的正、反手攻球技术基础上进行。有了一定的基础才容易体会动作,避免走弯路。

(3)击球时,手指要握紧球拍,固定球拍角度,不要随便转动。

(4)球拍触球的一刹那,拍面擦击球的切面愈薄愈好,并注意迅速加力挥击,充分发挥腰部的助力。

(5)拉弧圈球和杀回击过来的高球时,要密切配合,拉、杀要协调。拉球后,手臂要迅速放松,还原及时,以提高托后扣杀的命中率。

加转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是基本的弧圈球打法,如果在击球部位、握拍方法、擦击部位、发力动作等方面稍加变化,就不难打出更多种类的弧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