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本病可分原发型单纯疱疹和复发型单纯疱疹两型。

1.原发型单纯疱疹 只有约10%的人初次感染HSV后出现原发感染的临床症状,病人有倦怠、发热等全身症状,皮肤、黏膜发生单处或多处水疱,不同器官或部位的感染表现如下。

(1)疱疹性龈口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5岁儿童多见,其特征是在口唇、颊黏膜、舌、上腭、咽部等处发生小水疱,水疱破溃可形成白色斑块,继而转变为溃疡,表面有淡黄色假膜,剧痛,齿龈潮红肿胀,易出血。在唇缘和口周也可出现小水疱,局部炎症显著。局域淋巴结大并有压痛。患者有流涎、呼吸时口臭,可伴高热、倦怠、食欲缺乏全身症状,因口腔疼痛可影响进食。除非伴发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性疾病,病人常可完全恢复,3~5天热退,疱疹溃疡逐渐愈合,整个病程约2周。

(2)疱疹性湿疹:属于Kaposi水痘样疹的一种,见于有异位性皮炎或其他皮肤病基础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患者,多见于5岁以下患湿疹的婴幼儿,偶尔发生于患脂溢性皮炎、脓疱疮、落叶性天疱疮、鱼鳞病样红皮病、毛囊角化病或其他炎症性皮肤病的成人。接触单纯疱疹病毒后,平均潜伏10天,突然发生皮疹,为密集成群发亮的扁平水疱,绿豆大至黄豆大,以后很快转变为脓疱,中央有脐窝,疱周有红晕。皮疹1~2周后破溃、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浅表瘢痕和色素沉着。伴有高热、恶心、呕吐、头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附近淋巴结大,有压痛(图1-1)。

(3)播散性单纯疱疹:多见于婴幼儿,也可发生于营养不良、淋巴肉瘤以及使用免疫抑制药等的患者。先有严重的疱疹性龈口炎或外阴阴道炎,伴高热,甚至惊厥,继而全身发生广泛性水疱,水疱顶部可有脐窝状凹陷。患者还可发生病毒血症,引起疱疹性肝炎、脑炎、胃肠炎以及肾上腺功能障碍等内脏损害,病死率高(图1-2)。

2.复发型单纯疱疹 发热、着凉、日晒、风吹、外伤、情绪激动、消化不良、月经、妊娠和焦虑等是疱疹复发的诱因,常在同一部位多次复发。复发的疱疹症状一般较原发的轻,常无全身症状。复发性疱疹在儿童期极少,多见于成人,特别是青壮年多见。各部位的感染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颜面疱疹:此型最为常见,好发于口角、唇缘、鼻孔周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也可发生于颜面其他部位。皮疹初起局部有灼痒紧张感,随即出现红斑,在红斑上迅速发生针头大小集簇性水疱群,一般为1~2群,各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各水疱之间互不融合,但可重叠,疱基底微红,疱内容透明,后来变浑浊,疱壁较薄易破,擦破后糜烂、渗液、结痂,可继发化脓感染。发作期间剃须可致感染扩散,在刮剃区发生毛囊炎,并有少量水疱,称疱疹性须疮。颜面疱疹病程1~2周,愈后局部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疱疹性须疮一般持续2~3周(图1-3)。

(2)生殖器疱疹:详见性传播疾病章节。

(3)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角膜损害可表现为较浅的树枝状溃疡或较深的圆板状角膜炎,除角膜外,晶体、视网膜、脉络膜等亦可受损。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前房积脓等,终致失明。结膜炎常合并眼睑疱疹,球结膜和睑结膜充血和浮肿,有时有小水疱形成。同侧耳前淋巴结大。皮损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孔周围和生殖器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