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1.《医宗金鉴·肺风粉刺》曰:“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故肺经风热可发为本病。
2.《洞天奥旨·粉花疮》中亦记载“粉花疮生于人面,此疮妇女居多,盖纹面感冒寒风,以致血热不活,遂生粉刺,湿热两停也。”故湿热蕴结可发为本病。
3.《素问·生气通气论》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王冰指出:“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怫内余,郁于皮里,脂液遂凝,畜于玄府,依空渗涸,皶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瘗于玄府之中,俗曰粉刺,解表已。”故气血感寒凉而郁塞可发为本病。
4.情志不遂,忧思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日久则气血瘀滞,郁久化火,郁于颜面而发病。故肝经郁热可发为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