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医特色治疗

六、中医特色治疗

1.内治法

(1)辨证论治

①寒湿阻滞证

主症:多见于局限性硬皮病,摸之坚硬,蜡样关泽,手捏不起,渐有萎缩;舌质淡或暗,苔薄白,脉沉缓或迟。

治法:温经散寒,通络化瘀。

代表方剂:独活寄生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药物:炮姜、桂枝、独活、秦艽、丹参、当归、川芎、桃仁、鸡血藤、鬼箭羽、红花、青皮、陈皮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加附片、肉桂、鹿角胶;乏力、头晕加黄芪、党参、茯苓。

②脾肾阳虚证

主症:初起皮损处水肿,逐渐变硬萎缩;自觉乏力,畏寒肢冷,关节痛甚至活动受限,腹胀纳呆,大便溏泻,月经不调或停经;舌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脉沉伏。

治法:温阳健脾,益肾填精。

代表方剂:肾气丸和阳和汤加减。

药物:附子、肉桂、桂枝、干姜、熟地黄、山萸肉、当归、山药、寄生、杜仲、鹿角胶、仙茅、仙灵脾等。咳嗽、痰白泡沫加麻黄、白芥子;下肢水肿加茯苓、车前子或合五皮饮化裁;四肢、关节疼痛加羌胡、独活、威灵仙;心悸、气喘加人参、麦冬、五味子;头晕、自汗加黄芪、炒白术;瘙痒加乌梢蛇,舌紫有瘀点、雷诺现象明显加丹参、三棱、莪术。

(2)中成药: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大黄䗪虫丸、阳和丸、当归丸、八珍丸均可选择使用。

2.外治法

(1)大黄、桂枝、川芎、细辛、苏木、红花、肉桂等各20~45g,水煎浸泡或熏洗患肢手足,每次20~40分钟,保持药温,每日1~2次,1个月为1疗程。

(2)伸筋草30g,透骨草30g,艾叶15g,乳香6g,没药6g,煎水热洗。

(3)威灵仙60g,蜀羊泉40g,石菖蒲30g,艾叶、独活、羌活、千年健各20g,红花15g,食醋500ml,加水2500~3000ml,煎汁盛盆或桶内,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6~8次为一疗程。用于局限型硬皮病的治疗。

3.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取曲池、足三里、中脘、大椎、气海、肾俞、脾俞、肺俞等穴位。

(2)梅花针疗法:在患处轻轻敲打,每日1次。

(3)耳针疗法:取耳、肺、枕、内分泌、肾上腺、肝、脾、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