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体会及医案

八、经验体会及医案

李小凤等通过对中医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临床科研和治疗提供依据,具体如下。

邓小芹等将鼻咽癌首次放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放疗开始即用新鲜芦荟取胶汁抹于放疗部位,每天早晚各一次,并做好饮食调理与皮肤护理;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放疗结束后,治疗组出现放射性湿性皮炎,皮炎均为Ⅱ°损伤,无Ⅲ°损伤,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31.3%的发生率,且对照组出现Ⅲ°损伤5例。结论:新鲜芦荟汁可以明显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

刘雪融将接受放射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放射治疗开始至结束,观察组用完美芦荟胶。结果完美芦荟胶可明显降低Ⅱ°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

林志仁采用鲜芦荟汁外涂治疗Ⅱ°以上放射性皮炎70例,治疗组在用药后第4、6、8天创面缓解者分别为18、36、14例,对照组分别为10、18、24例。两组4天缓解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6天、8天两组总缓解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鲜芦荟汁可以明显降低Ⅱ°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

李连荣等运用虎柏液(虎杖、黄柏)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39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3%,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王文玉等将107例接受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放疗期间放射野外涂三黄液,其主要成分为黄连、黄柏、黄芩)55例和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52例,实验组Ⅱ°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产生Ⅱ°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射线剂量实验组71.4%发生于40 G y以上,而对照组72.1%发生于40 Gy以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三黄液能延缓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并对避免Ⅱ°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

王友军等将66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并发生Ⅱ°~Ⅲ°放射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湿润烧伤膏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疼痛减轻的程度和创面愈合的情况。结果无论是疼痛减轻程度还是创面愈合的情况,治疗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汪素萍等将46例接受放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对照组创面用无菌纱布浸透康复新后湿敷。结果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9.0天,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3.2天,两组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炎,具有止痒止痛、创面愈合快等作用。

刘晓琴等按病情出现的先后顺序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比较美宝湿润烧伤膏处理和常规处理对放射性皮炎的疗效,结果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能有效地治疗放射性皮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为配合护理,美宝湿润烧伤膏能有效治疗放疗所致的急性放射性皮炎,缓解皮肤紧绷感,使皮肤保持柔软,能有效治疗放射性皮炎。

兰改枝对41例鼻咽癌因放疗出现放射性皮炎的患者给予双草油(甘草、紫草、冰片等)外涂,结果总有效率97.5%,认为双草油治疗放射性皮炎效果明显。

逯敏等选择发生放射性皮炎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复方紫草油(紫草、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外涂于皮损创面;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外涂。结果:用药3天后,治疗组疼痛缓解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用药7天后创面愈合情况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复方紫草油对放射性皮炎的疼痛缓解和皮损修复都具有良好效果。

胡爱民等将55例在放射治疗中出现Ⅱ°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双料喉风散治疗,对照组27例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双料喉风散对急性放射性皮炎有较高的疗效,明显缩短皮损的愈合时间。

汤新辉等将80例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龙血竭粉治疗,对照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5%,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认为龙血竭粉治疗放射性皮炎疗效确切,经济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