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医治疗

六、西医治疗

1.外用药物疗法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的外用方法有外涂和局部注射两种。局部外涂适于儿童和轻型患者,现临床证明仅外用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故局部外涂多作为其他方法的辅助疗法。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成人局限性斑秃(皮损累及<头皮的50%)疗效较好,而对进展迅速、皮损面积广泛和病程较长的斑秃疗效甚微。该法是将糖皮质激素与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等量混合注射于斑秃区皮下,每周1次,一般4~8周后即可出现毛发再生。同部位重复注射则可避免。

(2)米诺地尔:外用可以刺激毛囊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增加真皮乳头、外毛根鞘和毛周纤维细胞合成的数量,促进毳毛向终毛转化;还可促使血管生成,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同时开放钾通道,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间接解除表皮生长因子对毛发生长的抑制作用。该法对病程超过10年的斑秃患者和全秃及普秃患者均无满意疗效,主要用于局限性斑秃。其外用浓度为2%~5%。其不良反应较少,偶见局部刺激反应、色素沉着等,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3)二苯环丙烯酮(DPCP):DPCP要求第一周先用2%制剂小面积(2cm2)外涂致敏,第二周开始以最小浓度0.0001%外用并逐周提高其浓度,直至引起适度可耐受的接触性皮炎时维持浓度。常见不良反应为中度接触性皮炎、自身敏感性湿疹、色素沉着、减退或脱失,停药后多可自行恢复。

(4)地蒽酚(蒽林)地蒽酚有抗炎症和免疫抑制作用,可促进IL-10的产生和抑制TNF-A、IFN-C的表达。外用常用浓度为0.5%~1%。该法适用于儿童斑秃和范围广泛的斑秃。其平均起效时间为3个月。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瘙痒症、脱屑和毛囊炎等。地蒽酚和米诺地尔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斑秃有较好疗效。

(5)他克莫司(FK506)他克莫司体内外应用均有较强且特异的免疫抑制和良好的抗炎作用。对斑秃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他克莫司可显著抑制毛囊间的炎细胞浸润和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其临床疗效有待今后进一步评价。

2.内用药物疗法

(1)糖皮质激素: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存在较多争议。自1975年来,很多学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以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但研究表明对头发的再生难以奏效,且复发率较高。故该法仅适用于一般治疗无效的全秃、普秃或进展迅速的斑秃,应严密随访。

(2)甘草酸:甘草酸的药理活性单位为甘草次酸,有类激素样作用且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有学者以美能片(甘草酸制剂)治疗斑秃78例,治疗组痊愈率为45.45%,有效率达75%,显著高于对照组(23.53%,52.88%)。其不良反应较糖皮质激素少,偶可见浮肿、蛋白尿和多形红斑,停药后均可消退。

(3)环孢素A:环孢素A能有效抑制IL-2的生成,减少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器官移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口服环孢素A后出现多毛,提示此药具有促进毛发再生的作用。口服可见毛发再生明显,外用无效。该药使用剂量过大时易产生肾脏毒性及神经毒性,故不适于斑秃的长期治疗。

(4)柳氮磺吡啶:柳氮磺吡啶为水杨酸类抗炎药,能有效抑制炎细胞的趋化和细胞因子(如IL-2)抗体的产生。临床治疗严重性斑秃有效率为23%,其不良反应较少,多为胃肠道反应。鉴于其安全性较高,有学者认为可用于严重性斑秃的系统治疗。

(5)AS-101 AS-101:属于免疫调节剂。Shoha等采用对照研究发现AS-101能明显抑制疾病组中IFN-C、IL-2R、IL-5的产生,证实了AS-101对斑秃的疗效。基于其对斑秃在细胞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作用,在未来治疗中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3.物理及光化学疗法

(1)PUVA:PUVA可能通过耗竭朗格汉斯细胞而抑制其对毛囊的局部免疫攻击,也可能是局部炎症反应刺激了毛发的生长。该法为口服或者外涂8-甲氧补骨脂素(8-MOP)后用UVA照射。研究显示皮损处头发长出后PUVA的疗效也随之降低,可能与再生的头发阻碍了PUVA对皮肤的作用有关。其严重不良反应为潜在致癌性,故不适于长期治疗。

(2)308nm氯化氙准分子激光:308nm氯化氙准分子激光是一种新型的中波紫外线光源,其治疗机制与诱导T细胞凋亡有关。该方法对全秃和普秃无效,但对局限性斑秃很有效,且安全性高、耐受性较好,常见不良反应为红斑和色素沉着。

(3)超声促渗:治疗斑秃的外用药物虽然有效,但多因只有部分有效成分渗透入皮肤,因此疗效有限,而超声波可刺激角质层分解和促进表皮内分子的对流运动,能促进有效成分的经皮吸收。在药物使用前,先在皮损表面使用25k Hz的低频超声波10分钟可明显增加疗效,且该方法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4.皮肤外科治疗

对于病程长达10年以上处于静止期且各种药物治疗无效的局限性斑秃患者,可行手术毛发移植。毛发移植的方法有多种,如游离移植法,带蒂移植法,毛囊单位移植法(自体或异体),这些方法均为顽固性斑秃的治疗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