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病机

1.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内因多与脏腑气血失调相关,外因常与由风、湿、燥、热、虫及血虚相关,肌肤气血不和是瘙痒产生的病理基础。

(1)六淫外袭:六淫之邪,皆可侵犯肌肤。而瘙痒之症,多为风热或湿热之邪客于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为瘙痒。

(2)内风致痒:年老体弱,肝肾不足,阴精亏虚,精血无以充养肌肤,阴虚血燥风动而致痒;或久病体虚,气血亏虚,肤失濡养,血虚生风而痒;又或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血循行痞涩,气滞血瘀,经脉阻滞,荣卫不得畅达,经气不通而瘙痒不止。或因气血虚弱,卫外不固,或肾元不固,肌表失于充养,虚邪贼风乘隙伏于肌表而成瘙痒。

(3)饮食不节:过食鱼腥海味或辛辣油腻之品,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互结化热生风,内不能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而发为瘙痒;或肝胆湿热下注,湿热遏伏于肌肤,难得气血濡养而痒;或洗涤不洁,虫毒滋生,行走肌肤而瘙痒。

2.西医学认为机体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异常是引起全身皮肤瘙痒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改变人体正常代谢,引起皮肤的瘙痒性表现,常见的几种病因病机如下。

(1)老年性皮肤代谢障碍:老年人皮肤萎缩、汗少,又缺乏皮脂滋润,皮肤血供障碍,营养匮乏,易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诱发瘙痒,即老年皮肤瘙痒症。故老年皮肤瘙痒症多因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所致。全年均可发病,冬春为高发季节。

(2)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肝胆疾病,包括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因血清和皮肤中胆盐浓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3)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和“甲减”病人大约有19%发生皮肤瘙痒,但两者还有区别,“甲亢”的瘙痒出现较早,因“甲亢”者皮肤较潮湿,故夏季大多加重;而“甲减”的瘙痒出现较迟,且发展缓慢,皮肤更加干燥粗糙,更易诱发冬季瘙痒。糖尿病人因血糖升高,使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明显下降,更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诱发皮肤瘙痒。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病人,尤其是进入后期(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和尿素等代谢物无法排出体外,而在体内大量潴留,并随汗液排出体表,故引起全身性顽固瘙痒,奇痒难忍。孕妇因怀孕时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妊娠性瘙痒”,原因为怀孕时雌激素和孕激素升高,产后会自动消失。中老年妇女常因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外阴不洁,卵巢病变,或因阴道滴虫和真菌感染而致外阴炎症等,常可发生外阴瘙痒。

(5)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都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有的表现为灼痛和刺痛,夏季加重,热浴后更甚,半小时后缓解。缺铁性贫血患者15%~20%出现全身或局部性瘙痒,补铁和纠正贫血后,即可解除瘙痒。

(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脑水肿和脑肿瘤等疾病,会降低中枢感受器止痒阈值,导致皮肤瘙痒。更奇妙的是,脑瘤浸润到第四脑室底部时,会引起面部鼻孔附近皮肤剧烈而持久的瘙痒,继而发展到整个面颊部。

(7)恶性肿瘤:大多数肿瘤都可因癌细胞和代谢物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胃癌和肝癌初期常全身轻微发痒,随着癌程进展而瘙痒加剧。淋巴系统癌如蕈样肉芽肿、霍奇金病等都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直肠和结肠癌常表现为肛门瘙痒;各种白血病、肺癌和食道癌等伴有泛发性瘙痒。

(8)药源性瘙痒:多见于体弱多病、多种药物交叉使用的老病号,许多口服和注射药物可引起皮肤过敏者发生瘙痒,合并用药时更易发生。

(9)感染性瘙痒:农村山区等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常有疥螨感染而引起瘙痒,大多局限于指、趾和踝部,严重者遍及全身,较难治愈。

(10)毒瘾性瘙痒:毒品成瘾都患有“妄想皮肤寄生虫病”,即幻觉中皮下有虫在爬的感觉,表现为皮肤瘙痒难受,这是毒品成瘾后的皮肤性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