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体会及医案

八、经验体会及医案

医案 田原,王莉,田春洪,等.国医大师张震论艾滋病的中医病机与治疗[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1):2-5.

在艾滋病的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不尽相同,治疗亦有相应差异。按我国卫生部WS293-2008艾滋病分期标准,全程病变共分为3期5个阶段。

第Ⅰ期A阶段,病毒初侵人体,受染者可出现持续10数日之发热,头痛体痛,咽痛、喉嗽、咯痰等风热袭表,肺失宣降,或痰凝成核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现象。治宜解表宣肺、清热化痰消结,用药可选防风、柴胡、黄芩、杏仁、牛蒡子、桑叶、浙贝母、夏枯草等。Ⅱ期B阶段患者,可见痰瘀互结所致之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治疗应在益气育阴疏调气机的基础上攻补兼施,选加桃仁、三棱、莪术、夏枯草、牡蛎等。

Ⅰ期B阶段至Ⅱ期A阶段,患者多为无症状之病毒携带者,但也有出现倦怠无力,低热盗汗,咽干心烦,头晕目眩,失眠及淋巴结肿大等现象者。国外或称此为Lesser AIDS,意为轻微艾滋病。属于气阴两伤,虚热内扰,痰瘀互结等病机使然。治疗宜益养气阴、清虚热,化痰行瘀。用药可选黄芪、西洋参、女贞子、旱莲草、白薇、栀子、红花、夏枯草、莪术、浙贝母等。

进入ⅡB期段之患者,病状加剧,西医或称ARC即艾滋病相关复合征(意为尚未达到完全的艾滋病)。一般可见持续发热,无力,多汗,消瘦,皮肤疱疹,口腔溃疡,咳嗽血痰,恶心呕吐,腹泻,瘰疬等。此属气阴将竭,热毒壅遏,秽浊阻中等病机所致。宜用顾护气阴、清热解毒、辟秽畅中之法为主。药物可选黄芪、西洋参、紫花地丁、蒲公英、连地、佩兰、石菖蒲等。

第Ⅲ期为艾滋病期,西方称之为“fullblown AIDS”,已是该病之终末期。此时患体内正气崩溃,气阴告绝,邪毒弥漫,各种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接踵而至。患者发热,咳嗽,腹泻,口腔皮肤黏膜病变加剧,出现恶性肿瘤,甚至昏迷痴呆,处于病危之际。再加各种夹杂感染,患者面临死亡。此时欲泻火解毒可选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穿心莲、白花蛇舌草等。欲温肾回阳止泻等,可选附片、干姜、白术、诃子、补骨脂等。至于各种机会性感染种类繁多,难予尽述,应在辨明证候后“知犯何逆,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