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白发
2025年09月26日
第三节 白发
白发俗称发白,是指部分或者全部毛发变白而言,临床上分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脏腑失调两种。先天禀赋不足的白发,除出现在白化病(俗称白羊人)中外,还可出现在某些遗传性综合征中;后天脏腑失调的白发、少年白发等,前者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后者可能与遗传有关。
白发病名始出自隋·《诸病源候论》。以头发作为诊断疾病的有效手段,古人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枯。”提示了头发生长衰落与肾之精气盈亏密切关系。《千金方》全面归纳了心肺肝脾盛衰与头发变白、荣枯的关系。到了宋元时期,突破《内经》精气血的观点,多角度地论证头发变白的机制。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说:“气血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揭示了头发变白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圣济总录》曰:“足少阳血气盛则发美。”指出头发变白与足少阳经的关系。朱丹溪以气血冲和论病理记载了发衰白者乃痰湿之故。《普济方》认为头发变白乃是血气虚少复感风邪之候,与足少阴、足三阳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