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体会及医案
1.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当以预防为主 据临床研究资料统计所示,在化妆品皮炎中营养保护类占45.60%,疗效类占25.60%,调色类占26.40%,以染发剂居多。其次为外用药物类所占比例较高为26.56%,就临床表现而言染发剂引起者多为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且病程较长,这与致敏原长期存在尤其是洗头时反复接触有关,这就提示我们在治疗时除了立即停止使用染发剂外彻底清除污染发也是至关重要的。化妆品的成分很复杂,其中包括香料、防腐剂、乳化剂、防晒剂、抗氧化剂、对苯二胺等,据临床报道,其斑贴试验阳性率为90.4%,其中香料混合物、对苯二胺阳性率较高。化妆品皮炎抗原筛选结果,防腐剂阳性率最高,其次为香料。化妆品皮炎的致敏原不一定是单一的,也可能是混合的,这就提示我们选用化妆品时宜用无香料、无色的单纯霜膏剂。染发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对苯二胺、氯化钴及硫酸镍等,这些化学物质均是致敏原,斑贴试验显示绝大部分患者呈多元致敏,因此染发前应先做斑贴试验,48~72小时无瘙痒、红斑等反应方可使用。金属饰品类多为合金制品,尤其是皮带扣引起的脐周皮炎,绝大多数为接触金属镍所致,因此应尽量避免其与皮肤接触。由此可见在选择化妆品、金属饰品时要倍加小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应谨慎,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防止再发。
2.先天禀赋不足为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 在皮肤病中常可见到,轻则局限一处,较重则皮肤暴肿,更重则皮肤层层剥脱,甚则致命。接触致敏就是其中一类,一旦接触某些物质,其中尤以油漆为甚,有的近距离嗅到气味引起,有因穿着某些染色化纤织物而起。主要特点是某个人对此敏感,而多数人却无碍。
3.顾护脾胃 中医认为脾主湿,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脾的功能正常,则保证水液在体内的正常吸收、传输、布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即是强调脾胃虚弱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饮食失节、贪食生冷,或因情志所伤,肝旺侮脾,以致脾虚而脾失健运,水湿停滞化热,湿热内生不得泄,加之外遇邪毒,浸淫肌肤成疮。肺主皮毛,主燥,肺经阴伤血燥则皮毛粗糙,如狐尿刺,毛发干枯易落、红斑角化等症。
4.中医认为虫毒伤害属于不内外因,所涉范围亦广 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小则如蚊子、臭虫、跳蚤、蠓虫叮咬,仅发瘙痒;稍重则如黄蜂、蝎子、蜈蚣蜇伤,皮肤肿痛,不久可退。二类为肉眼可见的寄生虫类。三类为肉眼不可见的虫毒所致。六淫中的风、火、湿邪亦可侵袭机体发为本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在皮肤疾病中占重要地位。风邪外袭,有隙必乘,风气常与他邪相兼,搏于皮毛腠理之间,若卫气不固,则外风易袭。火与热同源,火为热之甚,热为火之渐,热甚则化火化毒。火性上炎,多发于头面诸处。火为阳邪,发病暴速,蔓延极快,皮色鲜红。湿邪黏腻难化,缠绵难祛,其伤人不但与季节有关,而且与生活、工作、环境有关。三邪既可单独入侵,亦可相兼结合为病。总之,接触性皮炎以禀赋不足,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外毒侵袭,致使皮肤局部火毒、湿毒壅盛为主要病机,治疗应以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为法则,兼顾表里内外、标本、整体与局部。
医案1 王维德.漆疮治验二则[J].四川中医,1986,6,49.
患者,女,36岁。初诊时间:1985年5月8日。自诉4天前在亲戚家接触生漆,昨日起全身发痒,自服扑尔敏、维生素C共三次,今晨起颜面浮肿,面部、双上肢及胸腹部起片状红斑,痒痛交作。头痛心烦,口微渴,不多饮。诊见:烦躁不安,不断搔抓,颜面高度浮肿,皮肤光亮,手背变厚粗糙,眼睑肿胀,双上肢及胸腹部有散在红斑及小水疱,焮热作痒,皮疹边界清楚;口中秽臭,便干溲赤;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有力。体温37.3℃。辨证漆疮。治则:清热解毒为主,佐以疏风止痒。方药:黄连解毒汤合消风散加减:黄连6g,黄芩9g,黄柏9g,银花藤30g,野菊花10g,荆芥10g,防风6g,牛蒡子12g,蛇床子15g,蝉衣3g,生地黄15g,苦参10g,木通9g,甘草3g。每日一剂,分三次服。药渣煎水洗患处,日数次。服上方一剂后,全身斑疹明显消退,瘙痒减轻,肿胀渐消,头痛,烦恼若失。服完二剂后颜面开始脱皮,诸证全部消除,自行停药。
医案2 熊河辉,王子雄,是娴.“凉血五花汤”治疗红斑性皮肤病验案3则[J].江苏中医药,2019,51(2),63-64.
黄某某,男,17岁,运动员。2015年6月19日初诊。主诉:头面及肩背部红斑伴痒痛2天。患者自诉2天前水中训练后头面、肩背等暴露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感灼热及瘙痒,但未进行特殊处理。第二天原有症状加重,故至医院求治。刻诊:头面部、胸背部及双上肢等暴露部位水肿性红斑,密集分布的丘疹、丘疱疹,灼热及瘙痒,境界清晰;身热不扬,纳差,口干,小便短赤,精神欠佳;舌红、苔黄白腻,脉濡数。中医诊断:日晒疮;西医诊断:日光性皮炎。辨证属暑湿热毒证,治以清暑利湿、凉血消斑,方选清暑汤合凉血五花汤加减。处方:连翘10g,天花粉10g,滑石(包)30g,甘草5g,车前草10g,泽泻10g,银花10g,红花10g,鸡冠花10g,凌霄花10g,玫瑰花10g,藿香10g,佩兰10g,青蒿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外用炉甘石洗剂,每日3次。6月27日复诊:头面部、胸背部及双上肢皮疹已基本痊愈,唯有少量细糠状鳞屑,无其他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