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2025年09月26日
二、临床表现
1.多见于女性,男女发病之比为1∶6.7。大多数病例发病年龄在20-40岁。
2.春秋季好发。
3.皮肤损害典型皮损为双小腿伸侧上1/3处对称发生的疼痛性、核桃大小的红斑,触之为结节,局部皮温高,皮肤紧张,周围水肿,自觉疼痛和压痛。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皮损颜色逐渐由鲜红色变为紫红色,最后变为黄色。结节持续几天或几星期,多不发生溃疡,慢慢消退,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皮损很少侵及大腿、上臂伸侧、面及颈部(图18-1)。
4.系统症状发病初期有低热,少数可高至38~39℃。全身不适,伴有肌肉痛及关节痛,但多轻微。
5.结节性红斑的亚型
(1)游走性结节性红斑(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肪炎,游走性脂膜炎):在老年人多见,平均年龄为50岁。与典型的结节性红斑相似,但由于皮损中央消退后周围又出现新的结节,呈游走性。皮损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症状较轻。可有复发。不留瘢痕。皮损多不对称,单侧发生,只分布于下肢。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9)。
(2)慢性结节性红斑:本型的命名尚有争议。多发于妇女小腿,通常结节炎症轻微,有轻度压痛,很少变为急性炎症,亦不发生溃疡,病程常常超过数月或数年。虽然多发生于小腿前侧,但也可发生于腓肠肌部、大腿及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