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体会及医案

八、经验体会及医案

1.王琦医案 孙在典,李慧.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医生:王琦

姓名:毛某

性别:男

主诉:龟头、包皮反复充血水肿,刺痒。

现病史:现龟头、包皮充血水肿,刺痒难忍,小便不适,大便正常,有婚外性行为史。望、闻、切诊: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语言清晰,未闻及异常气味,舌质淡,苔薄黄根腻,舌底脉络不暗紫,脉滑。

中医诊断:生殖器疱疹。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方名:二妙散加味。

方剂组成:制苍术10g,黄柏10g,生石膏20g,枳壳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15g,蛇床子15g,生甘草6g。

用法:7剂,水煎服。

其他:本例患者为急性生殖器疱疹,若不及时根治,有迁延甚至反复不愈之忧。由望闻问切四诊可知,辨证应为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故治宜清热利湿。二妙散由黄柏和苍术组成。黄柏味苦性寒,善泄下焦湿热和龙雷之火;苍术味辛苦性温,芳香醒脾燥湿,对中下焦之湿热有很好疗效。二妙散药虽只有两味,但其药效宏丰,证药相符,故能药到病除。再者,又加以金银花、蒲公英、虎杖、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药,对HSV-2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方用生石膏、枳壳,则多出于止痒的考虑。痒之为病,中医学认为多与风邪(包括内风和外风)有关,该患者患病日程尚浅,多为外感风热之邪郁表,气血不畅而发为痒。清热以生石膏为最,行气解郁以祛风多选枳壳。正如现代研究证明,石膏有抗过敏的作用,而《本经》又有枳壳“应大风在肤中,如麻逗若痒”的论述。

二诊

病情变化:服上方7剂,龟头、包皮充血水肿消失,刺痒明显好转,小便通畅,龟头小水疱已干瘪,脱皮屑,无分泌物,舌质淡,苔薄黄,脉弦。

方剂组成:上方加防风10g,7剂,水煎服。

三诊

病情变化:服上方7剂,龟头疱疹消失,未再复发。近两天,感觉龟头时痒,恐再复发,舌质淡,苔薄黄,脉弦。

方剂组成:上方去苍术、黄柏,加蒲公英至30g,薏苡仁15g,7剂,水煎服。

2.徐福松医案 孙在典,李慧.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医生:徐福松

姓名:丁某

性别:男

主诉:生殖器疱疹2年余。

现病史:患者情绪十分低沉,查阴茎局部有数枚大小不等的水疱,局部皮肤发红,患者感觉局部有烧灼感,舌红,苔腻,脉濡数。

中医证候:诊断为邪毒侵及宗筋,气血郁滞。

治则治法: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剂组成:内服方:牡丹皮10g,丹参10g,赤苓10g,赤芍10g,败酱草15g,泽兰10g,泽泻10g,海螵蛸10g,白芷10g,清风藤10g,川楝子10g,茜草根10g,延胡索10g,甘草5g,山药12g,车前子10g,防风10g,防己10g。每日1剂,水煎服。

外用方:苦参20g,白芷10g,地肤子15g,石菖蒲10g,黄柏10g,金银花10g,蛇床子15g,野菊花15g,猪胆1具。水煎,先熏后洗阴茎,每次15分钟。

其他: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生殖器及肛门部位皮肤黏膜而引起的一种复发性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不洁性交,感受湿热、邪毒,湿热、邪毒下注阴部所致。反复发作除有邪毒的一面,还有正虚的一面。治疗本病,应紧紧抓住解毒化瘀、祛风祛湿、适当扶正等原则,内外结合,标本同治,能很快见效。

二诊

病情变化:经上述治疗两个月左右,诸症悉平,至今仅复发两次,每次复发患者均用上方治之而见效,且近1年未见复发。

3.唐定书医案 孙在典,李慧.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医生:唐定书

性别:男

主诉:阴茎及龟头反复出现水疱1年余。

现病史:1年前因不洁性交阴茎及龟头出现成簇水疱,并伴烧灼疼痛感,数日以后消退。但以后每月发作3~4次。自感乏力,易外感。尿道口有灼热感,舌质红,苔白,边有齿痕,脉缓。

辨证分析:辨证为气阴两虚,兼夹湿毒。

方剂组成:黄芪40g,白术10g,薏苡仁30g,黄精15g,北沙参30g,黄柏15g,板蓝根30g,白茅根15g,土茯苓15g,猪苓15g,生地黄15g,牡丹皮20g。

其他:反复发作的生殖器疱疹,大多以本虚标实为主。湿热毒盛为标,气阴亏虚为本。治疗宜健脾益气,除湿解毒。治疗重点在于扶正祛邪。方中黄芪、北沙参、白术益气健脾养阴,扶正固本;薏苡仁、猪苓、土茯苓健脾除湿;板蓝根清热解毒,兼能抗病毒;生地黄、牡丹皮凉血活血,以防湿热之邪伤津耗液。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养阴、除湿解毒的功效,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诊

病情变化:上方服用1个月后,皮损未见新发,乏力症状明显好转,尿道口已不觉发热,后再予原方去黄精、黄柏、生地黄、牡丹皮,连服2个月,诸症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4.杨玉峰医案 孙在典,李慧.中医男科名家验案精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医生:杨玉峰

姓名:王某

性别:男

主诉:阴部水疱、溃烂、微痛,反复发作3个月余。

现病史:患者食差纳呆,心烦失眠,大便干,小便黄。查体:包皮处有淡红色聚集米粒大小的水疱,疱液光亮、透明,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

辅助检查:取疱液做PCR检查,HSVⅡ-DNA阳性。

辨证分析:湿热内蕴,兼感邪毒,气阴已虚。

中医诊断:生殖器疱疹。

方名:温胆汤加减。

方剂组成:陈皮、半夏各10g,茯苓30g,枳实、竹茹各15g,板蓝根30g,狗脊贯众15g,车前子(包煎)30g,牛膝、黄芪、生地黄各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

用法:阿昔洛韦200mg/次,5次/日,同时用肤阴洁外洗,每日1~2次,7日后治愈,继续治疗4周,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其他: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的生殖器疱疹,是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传染性强且复发率高,目前仍无治疗它的特效药物。中医学认为其是因内有湿热,外感邪毒,湿热、邪毒相互搏结,下注于阴部肌肤而发。且湿为阴邪,黏腻而滞不易速去,日久损伤正气,故反复发作。用温胆汤加清热解毒药,祛除病邪,调整人体功能,并结合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温胆汤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生姜、甘草。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消;使以生姜、甘草益脾和胃而调和诸药。去掉辛热之生姜,加上板蓝根、贯众清热解毒,车前子、牛膝补肾,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解毒、安神定志之效。据现代药理研究:半夏、茯苓能增强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宿主免疫力;板蓝根、贯众对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故胆气对人的生理起着决定性影响。胆气壮,则人体能祛病抗邪。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可使机体对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的敏感性增加,精神因素如剥夺睡眠、丧偶、紧张、考试压力、孤独或激怒等均可降低免疫功能。本方化裁就是通过“温胆”而安神定志,解决患者患性疾病后的恐怖思想,使正气得补,胆气壮,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提高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