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白癜风

第一节 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肤色深的人群比肤色浅的患病率高,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1%~2%。其表现为皮肤变白,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限局性色素脱失。

中医亦称之为“白驳风”,中医文献中又有“白癜”“斑白”“斑驳”等名称。“白癜”之名,首见于隋·《诸病源候论·白癜候》,曰:“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肤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也不痒痛,谓之白癜,此亦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主张白癜风的病因病机为“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代,代表性的医学巨著《千金方》和《外台秘要》弥补了《诸病源候论》有症无方的不足,记载了当时治疗白癜风的各种药物和方法,除内服药以外,还有外敷的散剂、醋剂、膏剂、灸法等。清·《医林改错·卷上·通窍活血汤所治证目》中又有“白癜风血瘀于皮里”之说,并主张用通窍活血汤化裁治疗,为中医论治白癜风又开拓了新的途径。

白癜风的特点是:皮肤白斑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任何年龄,单侧或对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边界清楚;亦可泛发全身。虽然白癜风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理活动,但是由于本病的皮肤损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外观容貌,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对大部分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都带来了许多负面因素,从而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