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2025年09月26日
一、病因病机
1.现代医学认识
本病为免疫异常性疾病,与病毒、链球菌及结核菌等感染因素引起的过敏有关,部分患者有遗传易感性。患者血清中有抗口腔黏膜自身抗体,血清中该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阳性率可达60%,与病情活动有关;皮损血管壁(特别是细静脉)有Ig M、IgG,免疫复合物和C3沉积;中性粒细胞趋化性显著增高、功能亢进。
2.中医学认识
本病多因肝、脾、肾俱不足,湿热蕴毒,循经走窜而发病。
(1)肝肾阴虚:素体阴虚失于调治;或劳倦内伤,精血暗耗;或伤寒误治,汗下太过,津液亡失,均可致肝肾阴虚,虚火妄动,上灼口眼,下蚀阴部而致病。
(2)肝脾湿热:郁怒伤肝,七情化火;或脾失运化,湿浊内生,郁久化热,湿热互结,蕴结于肝脾,不得透泄,充斥上下,循经走窜于口咽、二阴、眼目、四肢等处而发病。
(3)脾肾阳虚:久病阳虚,或阴损及阳,或过服苦寒,中阳受损而致脾肾阳虚,清阳不升,湿浊内停,阴寒内盛,上不能濡养口眼,下则寒湿流渍二阴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