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病机

1.现代医学认识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免疫介导是其主要发生机制。

(1)遗传因素:银屑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国外银屑病家族史阳性率一般为10%~90%,大多在30%左右,国内报道银屑病家族史阳性率为15%~20%。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诱发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最易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的因素是感染、精神紧张和应激事件、外伤、手术、妊娠、吸烟和某些药物作用等。

(3)免疫因素:研究表明,T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变化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皮损处B细胞浸润明显增加,或者活性异常,提示B细胞参与银屑病发病的过程。临床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数量和活性均显著降低,治疗后数量虽有所上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提示NK细胞活性下降可能与银屑病有关。

(4)感染因素:链球菌感染可能诱发点滴型银屑病,也可能加重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病情。研究表明扁桃体切除术可明显改善部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尤其是点滴状银屑病患者)病情。国内学者报道人体感染腺病毒,使受累角质形成细胞处于活化状态,可能是银屑病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不容否定,大约50%的银屑病患者皮肤可以检测到,且银屑病皮损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较正常皮肤更多。

(5)药物因素:研究表明很多药物能诱发或加剧银屑病,主要包括: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抗疟药,非甾体抗炎药,四环素类药物。有报道接种乙肝疫苗可诱发银屑病。

2.中医学认识

(1)外邪侵袭:本病初期多由风寒或风热之邪侵及肌肤,造成营卫失和,气血不畅,阻于肌表,日久化热而生;或因湿热蕴结,外不能宣泄,内不能利导,郁于肌肤而发;或风寒、风热、湿热之邪日久化燥,气血耗伤,生风生燥,肌肤失养,瘀阻肌表而成。

(2)情志内伤:若情志抑郁化火,扰于营血,阻于肌肤亦发为本病。

(3)腥发之物:过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之品,使脾胃气机不畅,湿热内生,外发于肌肤而为病。

(4)脏腑功能失调:如先天禀赋不足,或他病致肝肾亏损,冲任失调,气血失和,则发为本病。

(5)毒邪侵袭:尤需强调的是毒邪在本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或由外邪郁而化毒,或情志内伤之内火、内热所化之毒,或脏腑功能失调所化生之毒,诸如寒毒、火毒、热毒、瘀毒等均可与其他致病因素相合而使病情顽固难愈,或愈后复发。

总之,本病以正气不足为本,外在邪气、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为标。在发病过程中常常兼夹毒邪,而使病情顽固难愈或愈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