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环状肉芽肿的临床分型有局限型、泛发型、穿通型、皮下型、丘疹型、线状、毛囊脓疱性皮疹、斑片状皮疹。

1.局限型环状肉芽肿 主要发生于青年。损害开始为肤色丘疹,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中央消退边缘略隆起的环形局限性斑块,损害常发生于手指及手侧、手背、足背和踝部。本型大部分可在2年内消退(图18-2)。

2.泛发型(播散性)环状肉芽肿 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的女性。损害较多而泛发,约15%GA有10个以上的皮肤损害,表现为1~2mm丘疹,散布或融合成环形斑块,直径一般小于5cm,数周或数月内可呈离心性扩大,损害的不平衡发展或一侧消退可使环形变成弓形,对称分布,颜色呈淡紫色或肤色,偶呈蜡样或粉红色等。损害常累及颈部、躯干部和上肢近端。面、掌、跖及黏膜受累罕见。

3.穿通型环状肉芽肿 损害常为丘疹,逐渐发展为中央伴脐凹,中心能挤出黏液样液体,好发于手部。有学者发现30%此型患者伴发糖尿病。

4.皮下型或(皮下结节型)环状肉芽肿 常见于儿童,临床表现类似于类风湿结节,为孤立或多发性发生于深部真皮结节,质地坚实,皮肤色,偶可出现中央坏死和溃疡。但不伴发关节炎和类风湿因子阳性。好发于掌、小腿、臀、指、趾和头皮。

5.皮肤和软组织破坏型环状肉芽肿 累及真皮和深部软组织的广泛性肉芽肿,使受累肢体出现实性水肿进行性组织破坏、瘢痕、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

6.巨大型环状肉芽肿 为单个、巨大的浸润性环状斑块。多发生于躯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