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

第四节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指身体接触外源性刺激物后,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性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

接触性皮炎在中医学文献中一般是以接触的物质不同而命名,如因漆刺激而引发者,称“漆疮”;因贴膏药引发者,称“膏药风”;接触马桶引发者,称“马桶癣”;接触纽扣引发者,称“纽扣风”;婴幼儿因尿、屎刺激和淹渍臀部引发者,称“湮尻疮”;因麦芒刺入皮肤引发者,称“麦疥”;因接触米谷粮食中的虱螨引发者,称“谷痒症”;因沾染含有毒虫的鸭禽牛畜粪便污染的水引发者,称“鸭怪”;养鸡者因接触虫毒引发者,称“鸡癞毒”;因接触草类植物沾染毒邪而引发者,称“草毒”;因接触猪粪肥而引发者,称“猪粪毒”;因手脚沾染粪便内毒邪而引发者,称“粪块毒”;还有粉花疮、狐狸刺等称谓。其中,以漆疮论述最多,又称“漆咬疮”“漆毒”“漆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