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医特色治疗

五、中医特色治疗

1.辨证论治

(1)风湿蕴热证

证候:白斑粉红,边界清楚,多见于面部及外露部位,可单发或多发,一般发病比较急,皮损发展较快,皮肤变白前常有瘙痒感;伴有头重、肢体困倦,口渴不欲饮;舌质红,苔白或黄腻,脉浮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散风。

方药:九味羌活汤加减。湿重胸满者去生地,加枳壳10g,厚朴15g;里热甚而烦渴者加石膏30g,知母15g。夜眠不安者加灵磁石30g,夜交藤30g。

(2)血热风燥证

证候:皮损表现为白斑色泽光亮,好发于头面部或身体的上半部,发病比较迅速,蔓延较快;伴有五心烦热、口干、失眠、头晕等证;舌质干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血润燥,消风祛斑。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盗汗者加旱莲草15g,女贞子15g;舌质暗者加丹参10g,桃红各10g。

(3)气血两虚证

证候:皮损表现为白斑颜色较淡,边缘模糊不清,发展缓慢;常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疏散风邪。

方药:八珍汤加减。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30g,柏子仁15g;胃弱纳差者加砂仁6g,神曲10g;动则气喘者加黄芪20g。

(4)气血瘀滞证

证候:多有外伤,病史缠绵。白斑局限或泛发,边界清楚,局部可有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跌打损伤后而发者,加乳香、没药;局部有刺痛者,加炙山甲、白芷;发于下肢者,加牛膝;病久者,加苏木、刺蒺藜、补骨脂。

(5)脾胃不足证

证候:皮损表现为白斑颜色萎黄,好发于面部及口唇,小儿多见,病情发展比较缓慢;伴有纳食减少,脘腹胀满,身倦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象虚弱。

治法:调和脾胃,益气养血,润肤消斑。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纳差食少者加焦三仙各10g;失眠者加酸枣仁30g,生龙骨30g。

(6)肝肾不足证

证候:皮损表现为明显性脱色白斑,边界截然,颜色纯白,或局限于一处,或泛发于各处,脱色斑内毛发变白,病程较长,发展缓慢,治疗效果不显著,多有家族史;可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祛风。

方药:二至丸合二仙汤加减。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15g,生地15g;腰膝酸软者加枸杞子15g,牛膝15g;盗汗者加山茱萸15g,煅龙牡各30g。

(7)心肾不交证

证候:皮损多发生于一侧肢端,常沿着一定的神经区域分布。好发于青壮年,常突然发病,病程短而发展较快,发病前常有一定的神经精神因素;伴有心悸、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交通心肾,滋阴养血。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夜眠不安加远志10g,五味子15g;神疲乏力者加党参10g,白术15g。

2.单味中药对白癜风的治疗作用

(1)补骨脂:补骨脂含有补骨脂素和异构补骨脂素,属于呋喃香豆素类物质。此类物质能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抑制表皮中巯基,增加酪氨酸酶活性,刺激黑素细胞,使其恢复功能而再生色素。同时可配合日光照射5~1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2~3分钟,每日1次,更可以增加疗效。

(2)白芷:白芷总香豆素是中药杭白芷中提取的,含有欧前胡素(imperatorin)、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及氧化前胡素(oxypeuedanin)等线型呋喃香豆素类成分。将其成分提取,制成酊剂和膏剂,患者每日中午外用酊剂或软膏后,立即或隔10~20分钟后局部加日光照射,初次照射时间为5分钟,如无反应,逐次延长时间至20~30分钟为止。若初次照射后皮损出现红斑,则不必延长照射时间;如发现局部有丘疹、红肿、水疱者暂停应用,反应缓解或消退后继续治疗。

(3)无花果叶:将无花果叶提取液制成灭菌水溶液,每支2ml,每毫升含生药1g。用提取液肌注治疗白癜风,开始每次2ml,每日2次;若无不良反应,加至4ml,每日2次。

(4)麝香与麝香酮:麝香具有开窍、辟秽、活血、散结、通络及散瘀作用。测定白癜风患者血液流变学标,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的测定结果均极明显地高于正常人。表明白癜风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黏稠度的增高不利于血液的流动,形成了中医的血瘀症。麝香的主要成分是麝香酮,能够扩张局部血管。

(5)沙苑子:单味沙苑子生用为治疗白癜风的验方,但是临床未见相关治疗评价。以民间验方为基础,将生用沙苑子改为炒熟酒淬,取得较好疗效。

(6)鲜白头翁叶:白头翁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以根部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治痢的功效。有人以鲜白头翁叶外贴治疗白癜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以鲜白头翁叶捣碎取汁,以等量蒸馏水稀释,将白癜风皮损周围正常皮肤涂上凡士林保护,以脱脂棉浸上述药液于皮损上,并覆盖塑料薄膜,用胶布固定。斑贴时间2~3小时,儿童及面部薄嫩皮肤时间宜短,以揭除斑贴后,皮损变红为宜。次日红斑多发展为水疱,进行对症处理。每2~4周重复治疗1次,3个月疗程结束。

3.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包括经穴、奇穴和阿是穴。在白癜风患者中,阿是穴指的就是患处白斑。陈德成根据辨证将白癜风分为6型,并以此选穴。风邪袭表取风门、风池、大椎、曲池、太溪、阴陵泉、阿是穴;湿热壅盛取合谷、足三里、天枢、丰隆、地机、阿是穴;寒凝经脉取关元、外关、命门、阳陵泉、阿是穴;肝郁气滞取期门、膻中、太冲、肺俞、阿是穴;肝肾不足取肝俞、肾俞、脾俞、三阴交、阿是穴;瘀血阻络取血海、膈俞、膻中、阿是穴。并且根据兼证进行辨证加减,体倦乏力、气血不足加血海、三阴交;食少纳呆加中脘、三阴交;大便黏滞不爽加天枢;腰痛连及下肢加环跳、肾俞;伴有少寐心烦加通里;经来后期伴血块加归来、气海、足三里;头晕耳鸣加风池、听宫;烦热盗汗加阴郄;病变在面加合谷;上肢加手三里、内关;下肢加委中、太溪。陈达灿等主张不论何种类型白癜风都应取曲池、阳陵泉、风池3穴,然后血虚型加血海、三阴交、肺俞;血瘀型加膈俞、膻中、肺俞、合谷;气血不和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曲池、风池。王砚宁等认为肝肾不足取穴为肝俞、肾俞、命门、太冲、太溪、三阴交;瘀血阻滞取三阴交、血海、行间、风市、膈俞。又白斑在头面部加合谷、风池;在腹部加中脘;在胸部加膻中;在上肢加曲池;在下肢加血海、三阴交。当时的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治疗白癜风的取穴为:侠白、白癜风穴(中指末节掌侧横纹中点至中冲穴连线的下三分之一交点处)、风池、曲池、合谷、气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

(2)自血疗法:皮损范围较小者,可用针管从静脉抽血后,立即注射到白斑下,使皮损处出现青紫时止,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

(3)耳穴

①心、肝、内分泌穴,用王不留行子贴压,使其有酸、麻、胀或发热感,每天按压5次,每次5分钟,一个疗程15天。

②双侧交感、内分泌、神门、肺为主穴,配肾上腺、腮腺、枕、膈等相应穴位。确定穴位后,用耳针埋穴,胶布固定,每天按压3次,每次10分钟,以增强刺激。夏天留针5~6天,冬、春季留针10~15天,间隔2~3天后再次治疗,每次选穴2~3个。

(4)皮肤针叩刺法:皮肤针叩刺法主要在阿是穴(白斑),通过叩刺皮部,可以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促进白斑复色。使用时在病灶区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局部至渐红或略有出血后,再搽上自制的外用中药,以此治疗50例,结果治愈16例,占32%。

(5)三棱针刺法:三棱针古称“锋针”,是用点刺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亦称刺络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用锋针速刺白斑出血,辅以拔罐,促使出血,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白斑消失。

(6)刮痧:取5分硬币大的生穿山甲片,利用它的天然边缘刮白斑处,若在阳面从下向上,若在阴面从上向下,由轻到重连续刮60次,以发红为度,不能出血,刮完后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每天2次。

(7)艾条灸:艾条熏灸患处及癜风穴(在中指第二节尖相当于现在的中魁穴部位)一圈一圈地逐渐缩小,以能够忍受为宜。若病灶多且散在分布的,可分批灸治。每次30分钟,灸至皮肤变深红或接近患者正常肤色最佳。每日1~2次,开始几次可将白斑灸至高度充血(粉红色)与正常肤色相同时可停灸(一般4周为1个疗程)

(8)发疱灸:发疱灸又名天灸或自灸,用于局限性、面积较小的皮损效果较好。可用斑蝥酊(斑蝥50g,95%酒精浸泡2周后过滤去渣)涂于白斑处,令其自然干燥,日2~3次,局部发疱后停止涂药。水疱发起1天后,用消毒针刺破,令其自然干燥,结痂愈合。愈合后视其色素沉着情况可再行第2次涂药,发疱3次为1疗程,休息2周后行第2疗程。

(9)拔罐:根据皮损范围选择略大于皮损的火罐,消毒皮损区,皮损中央置锥形艾炷,燃至1/2长时置火罐,待艾炷自然熄灭后,留罐30分钟后去掉火罐,并将药液(大黄、薄荷、蝉蜕各100g,补骨脂50g,加水500ml,煎开10分钟后过滤而成)涂于局部数次,每3天治疗1次,7次为一个疗程。对于较大面积皮损可走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