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医特色治疗

五、中医特色治疗

1.内治法

(1)辨证论治

①湿毒热盛证

主症:患肢肿胀,溃疡面覆有黄色分泌物,肉芽紫暗,周围皮肤微红;舌质微红,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方药:蒲公英、连翘、忍冬藤、赤小豆、黄柏、防己、牛膝、赤芍、归尾。

加减:疼痛明显加川楝子、元胡;局部紫暗、瘀血明显加鸡血藤、红花;腐肉不脱者加丹参、炒山甲、皂刺;分泌物多者加泽泻、云苓。

②气血虚亏证

主症:患者浮肿,疮面不鲜,肉芽灰白色,肢凉;舌质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泽泻、白芥子、干姜、牛膝、木瓜、防己、桂枝、鸡血藤。

加减:下肢浮肿明显者加黄芪、怀山药、扁豆;疮口周围色白不敛,肉芽晦暗者,加肉桂。

(2)中成药

①连翘败毒丸。

②大黄䗪虫丸。

③参苓白术丸。

④八珍丸。

2.外治法

(1)早期:鲜马齿苋或白菜帮捣烂调如意金黄散、化毒散外用。

(2)慢性溃疡:提毒散、紫色疽疮膏外用。

(3)疮面久不收口,肉芽晦暗,疮口不敛:以三棱针点刺疮口周围(以出血为度)撒以琥珀粉,外用紫色疽疮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