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1.口腔溃疡 发生率98%,复发性口腔溃疡(每年至少发作3次)是诊断的必要条件。多为首发表现,好发于舌、颊黏膜、牙龈及腭等处。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疼痛性溃疡,直径2~10mm,境界清楚,中心为淡黄色坏死性基底,周围为鲜红色晕。一般持续1~2周后消失,不留瘢痕,但亦有持续数周并遗留瘢痕者(图11-2)。

2.眼部损害 发生率50%。主要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结膜炎和角膜炎,重者可发生脉络膜炎、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及玻璃体病变,可导致青光眼、白内障和失明。

3.生殖器溃疡 发生率80%。好发于龟头、阴道、阴唇和尿道口,也见于阴囊、肛周和会阴等处。损害与口腔溃疡类似,但发生次数较少,数目亦少(图11-3)。

4.皮肤损害 发生率为60%~80%。皮损类型较复杂,常见的有:①结节性红斑样皮损。好发于下肢(尤以小腿),皮损为多个蚕豆至胡桃大小的皮下结节,呈淡红、暗红或紫色,自觉疼痛和压痛,一般1个月左右消失,但新皮损可不断出现,极少破溃。②毛囊炎样皮损。见于头面、胸背、下肢、阴部等处,皮损为丘脓疱疹,周围红晕较宽,皮损多少不一,可反复出现,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③同形反应。用生理盐水皮内注射、无菌针头皮内刺入及静脉穿刺等均可在受刺部位于24小时左右出现毛囊炎样皮损或脓疱,48小时左右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此种反应阳性者达40%~70%,有诊断价值。

口腔溃疡、眼部损害、生殖器溃疡及皮肤损害可先后发生,少数患者无眼部损害称为不全型。

5.其他系统表现 还可出现关节、胃肠道、肺、心、肾、附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