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医特色治疗
1.内治法
(1)辨证论治
①风热外袭
主症:皮损多发于头面部,红斑、丘疱疹;微恶风寒,发热,口渴;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黄芩15g,黄连10g,牛蒡子10g,玄参10g,桔梗6g,板蓝根30g,升麻10g,柴胡6g,马勃10g,连翘20g,陈皮6g,薄荷10g,白僵蚕10g,生甘草6g。口渴明显者加石斛20g,麦冬20g;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8g,生地黄20g;疼痛明显者加青皮6g,川楝子15g。
②肝胆湿热证
主症: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酌加板蓝根、茵陈等。
龙胆草10g,黄芩15g,栀子10g,柴胡6g,生地黄20g,当归10g,车前草30g,泽泻15g,生甘草6g。大便黏腻不爽者,加苍术10g,制大黄8g;失眠者加制远志15g,酸枣仁30g;疼痛难忍者加橘核10g,川楝子15g,延胡索20g。
③脾虚湿蕴证
主症: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破后糜烂、渗出,疼痛轻;口不渴,纳差或食后腹胀,大便时溏;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酌加滑石、防风、灯心草、白花蛇舌草等。
苍术10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厚朴10g,猪苓10g,栀子6g,滑石15g,防风10g,灯心草3g,白花蛇舌草15g。周身困顿者加木瓜10g,菖蒲10g;纳少者加焦三仙30g,鸡内金10g。
④湿热下注证
主症:皮损多发于腰骶部或下肢,证见丘疱疹渗液黄稠;口渴不欲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四妙散加减。
苍术10g,川牛膝10g,黄柏15g,生薏仁30g。失眠者加制远志15g,磁石30g,生龙牡30g;大便不爽者加吴茱萸10g,防风10g。
⑤气滞血瘀证
主症:患部皮损大部分消退,但疼痛不止或隐痛绵绵;伴心烦,夜寐不宁,或咳嗽动则加重;舌质暗紫,苔白,脉细涩。
治法:活血行气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酌加地龙、延胡索等。
桃仁10g,红花10g,熟地黄20g,当归6g,川芎6g,白芍10g,赤芍10g。疼痛明显者加全蝎6g,蜈蚣3条,延胡索20g;大便干燥者加生地黄20g,制大黄6g。
⑥肝阴亏虚证
主症:症见疱疹消退后,胸胁隐痛,或如针刺;口干咽燥舌质黑暗;舌苔花白或少津,脉弦细等。
治法:滋阴疏肝,通络止痛。
方药:一贯煎加减。
生地黄20g,沙参15g,麦冬15g,枸杞子10g,当归10g,川楝子15g。胸胁胀痛者加香附10g,柴胡10g,佛手10g;失眠者加夜交藤30g,酸枣仁30g,生龙骨30g。
(2)中成药
①六神丸。10粒,内服,每日3次。适用于皮损初起,局部潮红灼热者。
②龙胆泻肝丸。5g,内服,每日2次。适用于水疱较多,疼痛剧烈者。
③逍遥丸。每次8丸,每日3次,适用于肝气郁结者。
④玄胡止痛片。每次5片,每日3次,行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2.外治法
(1)水疱未破者,可用解毒搽剂、三黄洗剂、颠倒散洗剂等外搽。
(2)水疱已破,渗液较多者,可用生大黄、黄芩、黄柏、苦参、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等煎汤冷后湿敷;渗液较少者,可用青黛散、黄灵丹等麻油调敷。
(3)皮疹干燥结痂者,可用黄芩膏外搽。
(4)遗留神经痛者,选用黑色拔膏棍贴之,并加以包扎,每2~3日1次。
(5)若水疱不破,可用三棱针或消毒针头挑破,使疱液流出,以减轻胀痛。
3.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内关、足三里、合谷、曲池、三阴交及皮损周围阿是穴(痛点),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2)耳针:取穴肝区、神门,每日1次。
(3)耳穴压豆:取穴神门、肝区,疼痛时按压可减轻疼痛。
(4)头皮针:取感觉区、运动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皮疹在脐以上,针刺下3/5;皮疹在脐以下,针刺上2/5,针刺得气后留针30~45分钟,期间捻转5~10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5)三棱针:三棱针散刺放血拔罐可以使聚于皮部之毒邪随血而泻,邪去则正气恢复。周学林临床采用三棱针在疱疹上点刺出血,将所有疱疹刺破,后遗神经痛患者在疼痛部位用三棱针散刺出血,然后用闪火法快速把罐旋拔在病灶处,留观10分钟后取下火罐擦干血迹,最后在患处涂擦碘酒以防感染。同时配合针刺相应的夹脊穴。
(6)火针:火针疗法借“火”之力而取效,善“开门祛邪”“以热引热”,可以直接快速地祛除蕴滞于经脉的湿热火毒,使疼痛缓解,具有止痛快、疱疹干结快、不易遗留后遗痛等优点。刘大平常采用局部火针点刺、拔火罐及毫针循经取穴治疗。患者卧位,暴露疱疹部位,疱疹四周常规消毒,取中粗火针用酒精灯将针体烧至白亮后,快速点刺在红斑、丘疹或水疱上,深度以达到疱疹底部为宜,先刺早发的疱疹,再刺新发的疱疹。刺后用消毒棉球挤净疱液,再于疱疹上用大号或中号火罐吸拔,留罐5~10分钟,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拭净皮肤。最后,患者坐位取风池、大陵、阳陵泉、足三里、曲池,针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面部患者因部位特殊,不宜加拔火罐,故治疗时间较加拔火罐者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