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体会及医案

八、经验体会及医案

1.崔公让医案1

选自:《世中联名老中医典型医案》

摘要:本案是中药内服配合外用生发酊治疗肝肾不足血虚发脱型斑秃验案。患者王某于2006年11月4日初诊。主诉:脱发三周。中医诊断:斑秃。西医诊断:普秃。经滋补肝肾,养血生发之药内服配合外用生发酊治疗后,未再脱发,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和改善。

医生:崔公让

姓名:王某

就诊时间:2006-11-04

节气:立冬前第4天

主诉:脱发三周。

现病史:三周前早晨起床其母发现头脑后部头发片状脱落,在当地曾采用中药内服、中药外用没见有新发生长而来就诊。

刻诊:患者后枕部、颞部分别有四片头发脱落,大片约2.5cm×2.5cm,小片如同一元币大小。脱发区内有细软毳毛生长,自觉脱毛区内皮肤有轻度痒感。语音清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既往史:既往体健。

舌质:淡

舌苔:苔薄白

专科检查:患者后枕部、颞部分别有四片头发脱落,大片约2.5cm×2.5cm,小片如同一元币大小。脱发区内有细软毳毛生长,自觉脱毛区内皮肤有轻度痒感。

辨证分析:患者自幼身体羸弱,先天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不能滋养毛发,而发为血之余,肾之外候,复因腠理不固,风邪乘虚而入,致使血虚风胜,故症见“自觉脱毛区内皮肤有轻度痒感,于三周前,头发突然呈片状脱落,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肝肾不足,血虚发脱。

中医诊断:斑秃

西医诊断:普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血虚发脱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生发

方名:四物汤加减

方剂组成:当归15g,芍药15g,熟地15g,川芎15g,首乌藤30g,女贞子30g,补骨脂20g,菟丝子15g,白蒺藜20g,天麻15g,甘草10g。

用法:20剂,每日1剂,水煎服。

其他:外涂生发酊,用毛笔或棉棒渗药液向皮损处涂抹,每日4次。(对酒精过敏者不可外用)

医嘱:避风寒,畅情致,适寒温。清淡饮食,勿过食辛辣。

【二诊】

就诊时间:2006-12-25

舌质:淡红

舌苔:苔薄白

辨证分析:遵医嘱内服中药,外涂生发酊,每日涂药4~6次,涂药后局部有微痒感。自涂药后第二周家长发现脱毛区已有新的毛发出现,现在原脱毛区已密布新毛,毛长有3~4mm,毛质较粗、硬,乌黑有光泽。舌脉同前。辨证同前,嘱其继续服用上方,按以上治疗方案不变继续用药。

中医诊断:斑秃

西医诊断:普秃

中医证候:肾肝不足,血虚脱发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生发

方剂组成:当归15g,芍药15g,熟地15g,川芎15g,首乌藤30g,女贞子30g,补骨脂20g,菟丝子15g,白蒺藜20g,天麻15g,甘草10g。

其他:外涂生发酊,用毛笔或棉棒渗药液向皮损处涂抹,每日4次。(对酒精过敏者不可外用)

预后:痊愈,斑秃消失。

2.崔公让医案2

选自:《世中联名老中医典型医案》

摘要:本案是清热养血健脾疏肝合自制生发酊治疗血热生风型斑秃。患者刘军以2006年8月5号初诊。主诉:脱发两个月。中医诊断:斑秃(血热生风)。西医诊断:普秃。以清热凉血,养血健脾,疏肝解郁之法并配以自制外用制剂生发酊进行治疗,症状得以明显改善,疗效良好。

医生:崔公让

姓名:刘某

就诊时间:2006-08-05

节气:立秋前第3天

主诉:脱发两个月。

现病史:两个月前,患者因为学年度期末考试,功课紧张,无意中发现头部枕区有毛发呈片状脱落,曾先后在校医院与其他上级医院治疗,内服胱胺酸、维生素片并外涂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佳,今来诊。

刻诊:患者头部枕区偏左有一块4cm×5cm的片状脱发区。夜寐欠安,神疲食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既往史:既往体健。

舌质:红

舌苔:苔薄白

脉象:脉弦数

专科检查:头部枕区偏左有4cm×5cm的片状脱发区,脱发处皮肤光亮潮红,并见有散在的细软毳毛生长。

辨证分析:患者因为学年度期末考试,功课紧张,情致不畅,肝郁化火,损阴耗血,血热生风,风火相煸,循经上窜头部,上扰心神,毛发失于阴血濡养,肝木克伐脾土,脾胃虚弱。故症见“毛发成片脱落,脱发处皮肤光亮潮红。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证属血热生风。

中医诊断:斑秃

西医诊断:普秃

中医证候:血热生风

治则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健脾,疏肝解郁

方名:丹栀逍遥散

方剂组成:当归15g,茯神20g,芍药15g,白术15g,柴胡9g,丹皮20g,栀子15g,天麻15g,白蒺藜15g,甘草10g。

用法:20剂,每日1剂,水煎服。

其他:外涂生发酊,用毛笔或棉棒渗药液向皮损处涂抹,每日四次。(对酒精过敏者不可外用)

医嘱:畅情致,避风寒,适寒温。清淡饮食,勿过食辛辣。

【二诊】

就诊时间:2006-08-29

舌质:淡红

舌苔:苔薄白

辨证分析:遵医嘱内服中药,外涂生发酊,每日涂药4~6次,涂药后局部有微痒感。自涂药后第二周发现脱毛区已有新生毛发出现,原头部枕区偏左的片状脱发区皮肤已经有浓密新生毛发覆盖,长约5mm,发质硬,色黑,有光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同前。经过内服中药的治疗,风热之邪渐退,且病人睡眠及饮食均已经恢复,现全身情况良好,可以停用内服中药仅外涂生发酊即可。

中医诊断:斑秃

西医诊断:普秃

中医证候:血热生风

治则治法:祛风通络

方名:生发酊

方剂组成:骨碎补30g,闹羊花15g,赤霉素200mg,75%酒精1000ml,将骨碎补与闹羊花粉碎掺入酒精内,三天后加入赤霉素多次振荡后外用。

其他:外涂生发酊,用毛笔或棉棒渗药液向皮损处涂抹,每日4次。(对酒精过敏者不可外用)

医嘱:畅情致,避风寒,适寒温。清淡饮食,勿过食辛辣。

预后:痊愈,消失。

按:患者因情致不畅,肝郁化火,损阴耗血,血热生风,风火相煸,循经上窜头部,上扰心神,毛发失于阴血濡养。以祛风凉血,养血健脾,疏肝解郁为法,拟方丹栀逍遥散加减。方解:柴胡、当归、芍药养血柔肝疏肝,白术、茯神、甘草健脾益气安神,使气血生化有源,心神得安。后又加入少许薄荷,生姜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天麻,白蒺藜祛风平肝,诸药相合,可以使肝郁得舒,血虚得养,脾弱得复。“发为血之余”、血充则毛发生长繁茂。二诊时,原头部枕区偏左的片状脱发区皮肤已经有浓密新生毛发覆盖,长约5mm,发质硬,色黑,有光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同前。经过内服中药的治疗,风热之邪渐退,且病人睡眠及饮食均已经恢复,自己感觉全身情况良好,又考虑开学入校后,不方便内服中药,故停用内服中药仅外涂生发酊即可。虽然在现代药典里没有用赤霉素及闹羊花治疗斑秃的记载,但崔老师应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指出:闹羊花祛风通络,赤霉素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可以促使毛发再生,酒精促使诸药物成分浸出。全方药物精炼,疗效明确,使用方便,安全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对斑秃的治疗,崔老师特别重视局部外用药物的应用,对于病情相对稳定或轻浅的病人,无须内服中药。但在临证中,可以视病人整体情况,而服用中药,并根据其具体症状灵活加减治疗。

3.禤国维医案

选自:《世中联名老中医典型医案》

摘要:唐某,女,38岁,以“发现左头顶部鸡蛋大小脱发3月余”就诊,诊其为油风(斑秃),证属肝肾不足,治以滋补肝肾,填精益发,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5次,患者共服药82剂,诸证改善,脱发恢复正常,痊愈。

医生:禤国维

姓名:唐某

性别:女

就诊时间:2008-12-25

节气:冬至后第3天

主诉:发现左头顶部鸡蛋大小脱发3月余。

现病史:3月前理发时突然发现左头顶部一鸡蛋大小脱发区,边界清楚,伴头油增多,无瘙痒,未经特殊治疗。平素压力较大,休息欠佳。

刻诊:左头顶部一鸡蛋大小脱发区,伴头油增多;平素压力较大,休息欠佳,二便可;舌红,苔微黄,脉弦细。

既往史:无特殊

婚育史:月经规则

舌质:红

舌苔:微黄

脉象:弦细

专科检查:左头顶部一鸡蛋大小脱发区,边界清楚,头皮光亮,无萎缩,毛囊消失,头油增多。

辨证分析:中医认为肾主骨,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肝肾精血不足则发根不固而容易脱落而发为斑秃。患者平素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兼之相火上灼毛根故发为斑秃;头油增多、眠差为阴虚不能制阳,相火上炎之象;舌红苔微黄脉弦细为肝肾阴精不足之诊。证属肝肾不足。

中医诊断:油风

西医诊断:斑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益发

方名:六味地黄丸

方剂组成:松针15g,蒲公英20g,熟地15g,丹皮15g,茯苓15g,蕤仁肉15g,泽泻15g,淮山药15g,白蒺藜15g,牡蛎(先煎)30g,甘草10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桑寄生15g。

用法:10剂,每日1剂,水煎服。

其他:滋阴祛脂口服液,口服,1次2支,每日3次,连服10天;乌发生发酊,外用,1瓶;茶菊脂溢性外洗液,外用,1瓶。

医嘱:①少食甜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②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和熬夜。

【二诊】

就诊时间:2009-01-05

舌质:稍红

舌苔:微黄

辨证分析:头油减少,眠好转为肾阴得滋,相火渐降;头皮微痒为阴液不足,虚风内生。

中医诊断:油风

西医诊断:斑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益发

方名:六味地黄丸

方剂组成:松针15g,蒲公英20g,熟地15g,丹皮15g,茯苓15g,蕤仁肉15g,泽泻15g,淮山药15g,白蒺藜15g,牡蛎(先煎)30g,甘草10g,菟丝子15g,女贞子30g,桑寄生15g,积雪草15g,防风15g。

其他:滋阴祛脂口服液,口服,1次2支,每日3次,连服30天;乌发生发酊,外用,1瓶;茶菊脂溢性外洗液,外用,1瓶。

预后:有效,改善。

【三诊】

就诊时间:2009-02-04

舌质:淡红

舌苔:白

辨证分析:头油明显减少,睡眠好转为相火敛降之象;脱发区见头发长出为肝肾之阴渐复,精血上荣;无头皮瘙痒为肝风渐息;舌淡红苔白脉细皆肝肾不足改善之诊。

中医诊断:油风

西医诊断:斑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益发

方名:六味地黄丸

方剂组成:松针15g,蒲公英20g,熟地15g,丹皮15g,茯苓15g,蕤仁肉15g,泽泻15g,淮山药15g,白蒺藜15g,甘草10g,菟丝子15g,女贞子30g,桑寄生15g,积雪草15g,薄盖灵芝15g,北芪15g。

其他:滋阴祛脂口服液,口服,1次2支,每日3次,连服14天。茶菊脂溢性外洗液,外用,1瓶。

预后:显效,明显改善。

【四诊】

就诊时间:2009-02-18

舌质:淡红

舌苔:白

辨证分析:头发继续生长为肝肾精血得滋,上荣毛发。

中医诊断:油风

西医诊断:斑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益发

方剂组成:松针15g,蒲公英20g,熟地15g,丹皮15g,茯苓15g,蕤仁肉15g,泽泻15g,淮山15g,白蒺藜15g,甘草10g,菟丝子15g,女贞子30g,桑寄生15g,积雪草15g,薄盖灵芝15g,北芪20g。

其他:滋阴祛脂口服液,口服,1次2支,每日3次,连服14天;乌发生发酊,外用,1瓶;茶菊脂溢性外洗液,外用,1瓶。

预后:显效,明显改善。

【五诊】

就诊时间:2009-03-04

舌质:淡红

舌苔:白微腻

辨证分析:脱发区头发基本恢复正常,头油不多,无头皮瘙痒,睡眠可为机体阴阳基本恢复正常,可予巩固治疗。

中医诊断:油风

西医诊断:斑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益发

方名:六味地黄丸

方剂组成:松针15g,蒲公英20g,熟地15g,丹皮15g,茯苓15g,蕤仁肉15g,泽泻15g,淮山药15g,白蒺藜15g,甘草10g,菟丝子15g,女贞子30g,桑寄生15g,积雪草15g,薄盖灵芝15g,北芪20g。

其他:滋阴祛脂口服液,口服,1次2支,每日3次,连服14天;茶菊脂溢性外洗液,外用,1瓶。

预后:痊愈,消失。

按:中医认为肾主骨,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肝肾精血不足则发根不固,容易脱落,发为斑秃。患者平素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兼之相火上灼毛根故发为斑秃;头油增多、眠差为阴虚不能制阳,相火上炎之象;舌红苔微黄脉弦细为肝肾阴精不足之诊。证属肝肾不足。治以滋补肝肾,填精益发,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在六味滋补肝肾基础上,加减以菟丝子、女贞子、桑寄生以益肝肾,牡蛎潜虚阳,白蒺藜、防风祛风,松针、蒲公英、积雪草、北芪益发生长,甘草调和诸药,处方严谨。故患者坚持治疗后诸证缓解,头发日渐生长,终告全功。

禤老认为斑秃多因患者平素肝肾不足,肝肾阴虚则相火易上炎燔灼,水亏不能涵木则肝风易上扬,故治斑秃早期须注意滋补肝肾与清火息风并举,后期风火平息则注重益发生长,往往加北芪益气生发,逐渐加量,并以生地制北芪燥性,往往能使患者头发较快长出。

4.禤国维医案

选自:《世中联名老中医典型医案》

摘要:患者发现斑片状脱发10天;伴精神萎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眠差多梦,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查体见头部有多处大小不等脱发区,中医诊断为鬼剃头(肝肾不足)。西医诊断为斑秃,以滋补肝肾为法,用二至丸加减,治疗3个月后脱发区基本上长满毛发,肝肾不足明显改善,予上方继续调理。

医生:禤国维

姓名:林某

性别:男

就诊时间:2008-09-17

节气:秋分前第6天

主诉:头皮多处大小不等斑片状脱发10天。

现病史:近来自觉压力增大,睡眠差,多梦,有时甚至失眠,10天前发现左侧头部有一拇指甲大小脱发区,当时未予重视,后脱发斑增至3处,大小不等,伴精神萎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未经特殊治疗。

刻诊:头皮部有大小不等脱发区,精神萎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眠差多梦,二便调。

既往史:无特殊。

舌质:红

舌苔:少

脉象:弦细

专科检查:头部有多处大小不等脱发区,边界清晰,局部皮肤平滑光亮。拔发试验(++)。

辨证分析:发为血之余,肾之外候,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荣,故出现头发脱落;精神萎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眠差多梦,舌红、苔少、脉细数皆是肝肾不足之象。证属肝肾不足。

中医诊断:鬼剃头

西医诊断:斑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

方名:二至丸

方剂组成:蒲公英30g,丹皮15g,桑椹子1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益母草15g,牡蛎(先煎)30g,生地黄15g,菟丝子20g,夜交藤15g,生甘草10g,松针20g,北芪15g,茯苓20g,熟地15g,泽泻15g,薄盖灵芝15g。

用法: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其他:固肾健脾口服液,口服,1次2支,每日3次。

医嘱:①少食甜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②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和熬夜。

【二诊】

就诊时间:2008-10-10

舌质:红

舌苔:薄白

辨证分析:局部少量毛发长出为肝肾精血渐上荣的表现;精神好转,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减轻,睡眠改善为肝肾不足改善。

中医诊断:鬼剃头

西医诊断:斑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

方名:二至丸

方剂组成:蒲公英30g,丹皮15g,桑椹子1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牡蛎(先煎)30g,生地黄15g,菟丝子20g,夜交藤15g,生甘草10g,松针20g,北芪20g,茯苓20g,熟地15g,薄盖灵芝15g。

其他:固肾健脾口服液,口服,1次2支,每日3次。

医嘱:①少食甜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②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和熬夜;③保持皮肤清洁。

预后:显效,改善。

【三诊】

就诊时间:2008-11-26

舌质:红

舌苔:薄白

辨证分析:脱发区基本上长满毛发为肝肾精血恢复上荣;精神好转,无明显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睡眠可为肝肾不足得到恢复。

中医诊断:鬼剃头

西医诊断:斑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

方名:二至丸

方剂组成:蒲公英30g,丹皮15g,桑椹子1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益母草15g,牡蛎(先煎)30g,生地黄15g,菟丝子20g,夜交藤15g,生甘草10g,松针20g,北芪25g,茯苓20g,首乌15g,薄盖灵芝15g。

预后:显效,明显改善。

【四诊】

就诊时间:2008-12-17

舌质:红

舌苔:薄

辨证分析:脱发区基本上长满毛发为肝肾精血恢复上荣;精神好转,无明显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睡眠可为肝肾不足得到恢复。继续巩固治疗。

中医诊断:鬼剃头

西医诊断:斑秃

中医证候:肝肾不足

治则治法:滋补肝肾

方名:二至丸

方剂组成:丹皮15g,甘草10g,淮山药15g,北芪30g,益智仁15g,白蒺藜20g,菟丝子20g,蕤仁15g,桑寄生15g,蒲公英20g,牡蛎30g,松针20g,茯苓20g,首乌15g,薄盖灵芝15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

预后:显效,消失。

按:中医学认为:精血同源,精血互生,精足则血旺。发为血之余,肾之外候,说明发虽由血滋养,但其生则根源于肾气,因此发的生长与脱发,润泽与枯槁,均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若肾精亏虚则发枯不荣甚至脱落。禤老用加味二至丸平补肝肾、养血生发,方中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菟丝子补肝肾、填精血、养发生发;丹皮凉血活血;夜交藤养血安神;牡蛎平肝潜阳;蒲公英据现代药理研究,其内含肌醇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北芪有强壮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现代药理表明其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逐渐加大用量治疗;生甘草清热调和诸药,使精血之源充足,毛发得以濡养,故肾精足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