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编委会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代序一 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时代机遇与历史责任
代序二 国学与国医
中医药学的三大作用
正确认识中医药学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守正创新,发展中医药
导语一 越医专记
(一)
(二)
(三)
(四)
The Special Record of Yue Medicine
FIRST
SECOND
THREE
FOUR
导语二 张景岳的学术创新与理论价值
一、重视温补真阴真阳,深化中医的健康医学内涵
二、援易理析概念,深化中医的方法论
三、出入经典善发挥,深化中医的临床认识
Zhang Jingyue's Academic Innovation and Theoretical Value
第一篇 坚持守正创新 弘扬景岳医学思想——2018年纪念张景岳诞辰455周年活动
【专家评说】
【特稿】
论张景岳对中医学传承与发展创新的贡献
一、对中医学传承的贡献
二、对中医学发展创新的贡献
张景岳学术传承发展研讨会绍兴宣言
一、以高度的敬畏感,坚定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和科学自信
二、以高度的使命感,把握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三、以高度的责任感,严把中药生产质量关口,谨防“劣币驱逐良币”
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救、挖掘、传承中医药文化
越医千年
【主旨演讲】
张景岳新方八阵方药方剂计量学分析
一、八阵方药方剂计量学分析的资料与方法
二、八阵方药方剂计量学分析的结果
三、八阵方药方剂计量学分析的意义
从百岁老人痰饮咳喘案看张景岳用方特色
张景岳男科学术思想探析
一、阴阳学说
二、命门学说
三、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论
四、方药八阵
五、男科疾病论述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思想对妇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从“药中四维说”谈张介宾对熟地的运用
张景岳对中医学术的传承和创新
一、《黄帝内经》的整理和提高
二、各家学说的取长和补短
三、临床各科的总结和拓展
四、辨证施治的规范和发扬
五、制方选药的传承和创新
【交流论文】
从丹溪养阴到景岳温补的六大临证启示
一、丹溪滋阴,重补脾养阴
二、景岳温补,重培元益肾
三、元气内伤,宜补元泻阴
四、虚劳亏损,宜养阴温补
五、脏躁失调,宜滋阴潜阳
六、天癸四至,宜调和阴阳
七、小结
张景岳与“三焦”理论
一、六腑之三焦
二、部位功能之三焦
三、经络之三焦
四、脊椎之三焦
试析张景岳学术思想在男科中的应用
一、重阴阳在男科病中的运用
二、命门学说在男科病中的运用
三、健脾补肾在男科病中的运用
四、调畅情志在男科病中的运用
五、祛寒清热利湿在男科病中的运用
六、小结
景岳遗著 祝由钩沉
一、祝由疗法
二、相关知识
三、案例解析
四、注意事项
五、结论
张景岳“真阴为本”思想在腰腿病中的应用
一、真阴为本,阳中求阴
二、外病腰腿,内伤真阴
三、补法专纯,妙用左归
四、典型病案
论张景岳对华夏中医学的杰出贡献
一、景岳生平
二、景岳成就
(一)“仲景之后第一人”
(二)易经、哲学、文史的研究用于中医理论与实践
(三)温补学派的奠基人
(四)军事理论与中医学的结合
(五)奠定了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六)创立八纲辩证(二纲六变)
(七)“绍派伤寒”的开山鼻祖
(八)首创张氏“十问歌”,重视问诊
张景岳急救诊治经验举要
一、列急性病证颇具创见
二、谨守病机慎防失治误治
三、辨证求本虚实施治
四、用药专狠悬在于精
张景岳治痰学术要旨
一、培补元气为治痰之根本
二、调补脾肾为治痰之要旨
三、治痰化瘀以补虚防变
四、提气吐痰以祛邪扶正
第二篇 立足临床应用 传承景岳学术精华——2019年“浙派中医·张景岳”学术会议
【专家评说】
人民日报声音:让中医药用起来活起来
【主旨演讲】
读张景岳学术探索中的质疑与批判精神
一、张介宾的学术内容特征
二、介宾的质疑精神与学术发展
张景岳阴中求阳温补说
一、学术主张
(一)阴阳互根,阳为主导
(二)阳常不足,崇生重
(三)水火命门,温补之基
二、诊疗特点
(一)“二纲六变”重辨虚
(二)阴阳互求尚温补
(三)填补精血养其形
(四)临床病症从虚治
三、制方用药
(一)方药八阵,尤重补益
(二)忌投杂药,功专温补
(三)熟地当归,阴中求阳
张景岳研究《内经》的启示
一、如何读?
二、如何用?
(一)重视阳气
(二)五脏同补
(三)对命门的新认识
(四)新方八阵的意义
论张景岳的调和意识与“中和”之思
一、中医之“和”
二、张景岳的调和之道
(一)“和法”源流
(二)调和致平
(三)“和法”的含义和特点
(四)“和法”的方药
(五)景岳制方之道
三、验案赏析
四、结语
张介宾阳痿论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阐阳痿之名
二、从精气立论,阴阳互求
三、以虚实为纲,虚多实少
四、重情志之变,治从三脏
【交流论文】
读《景岳全书》“和略”与“和阵”的感悟
一、“和略”与“和阵”释义
二、“和阵”新方举隅
三、病案分享
四、结语
张景岳“中兴论”与温补防治慢性筋骨病
一、“中兴论”的理论基础
二、慢性筋骨病的中医认识
三、“中兴论”下的温补用药特色
(一)阴中求阳,温补治痹
(二)温补气血,五脏同治
(三)温补脾肾,扶正治痰
张介宾诊治癃闭病特点探析
一、首辨虚实
(一)病机分虚实
(二)诊治分虚实
二、重视气化
(一)有水之闭
(二)无水之闭
三、标本缓急
四、善用吐法
张景岳脾胃为先的学术思想研究
一、张景岳养生以脾胃为先的学术思想研究
二、《景岳全书》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
三、张景岳从肾论治脾胃病
(一)反胃从肾论治
(二)噎膈从肾论治
(三)泄泻从肾论治
(四)便秘从肾论治
四、张景岳从虚实论治呕吐
张景岳对抑郁证在中医医疗上的贡献
一、张景岳对抑郁证在中医归属上的贡献
二、张景岳对抑郁证在中医治疗上的贡献
张景岳论治噎膈学术思想探析
一、噎膈反胃,实为二病
二、张景岳对噎膈发病观的认识
(一)气郁病于上,阴虚结于下
(二)阴结阳结,不可不辨
三、诊治特色
(一)重视体质,治未病
(二)脾肾为主,当为大法
(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四、结语
张景岳《妇人规·产后腹痛》的学术思想及方药应用特色
一、八阵方分析
(一)药物分析
(二)药性分析
(三)药味分析
(四)归经分析
(五)功效分析
二、活血化瘀药应用情况
三、思考与讨论
浅析张景岳之儿科学术思想
一、幼科之病,易治难辨
二、四诊合参,尤重脉诊
三、倡用培补,胃气为先
张景岳对兵家计谋的影响
一、医家与兵家使用“关门捉贼”的时间顺序
(一)《三十六计》成书年代
(二)中医运用“关门捉贼”的时间
二、医家与兵家中“关门捉贼”之意
张景岳温补学说的现实意义
一、温补学说的主要观点
二、张景岳温补学说的现实意义
张景岳名方及组方思路在肝病中的临床运用
一、肝病论治
二、张景岳组方思路
(一)肝病四症之一——鼓胀
(二)肝病四症之二——积聚
(三)肝病四症之三——胁痛
(四)肝病四症之四——黄疸
三、肝病致病特性
张景岳化肝煎的传承应用
浙派中医张景岳的“秘结”理论与临证初探
一、浙派越医——张景岳
二、张景岳的学术贡献
三、张景岳的学术研究与传承
四、张景岳的“秘结”理论
(一)化繁为简定证型
(二)病因
(三)治法
(四)禁忌
(五)应用案例
(六)感悟
张景岳新方在面部损容性疾病诊治中的运用举隅
一、抽薪饮治酒渣鼻
二、茵陈饮合二术散治面游风
三、逍遥饮治黧黑斑
四、茵陈饮合清膈煎治粉刺
五、化阴煎治热疮
六、连翘金贝煎合连翘归尾煎治扁瘊
从《杂症谟·喘促》浅析张景岳治喘之道及方药应用特色
一、喘证之辨——首辨虚实
二、喘证之治——辨证施治
(一)实喘
(二)虚喘
(三)灸法
三、喘证方药应用分析
(一)方剂分析
(二)药物分析
四、结语
张景岳调和阴阳学术思想与儒家“和”文化的关系浅探
一、儒家“和”文化
二、中医学中“和”文化
(一)天人合一观之“和”
(二)生理病理之“和”
(三)临床治疗之“和”
三、张景岳调和阴阳学术思想与“和”文化
(一)张景岳调和阴阳学术思想
(二)张景岳创立八阵之法
第三篇 致力匠心传承 激活景岳经典名方
【特稿】
试述经典名方中张景岳之八方
【选用论文】
浅谈景岳新方对后世的影响
一、景岳新方流传简述
二、景岳新方褒贬述评
三、景岳新方应用验证
四、景岳新方现代研究
治略和合的“八略”与“八阵”
一、新方八阵的创立
二、新方八阵中的认识论
(一)“识证情”抓住本质
(二)“明药性”扣其源泉
(三)“知宜忌”细致入微
三、新方八阵的辨证法
(一)“阴阳互求”,法方无尽
(二)误治生变,谨慎有度
探析景岳独创新方八阵之理法特色
一、体现“用药如用兵”方剂分类的布阵思维
二、体现师古不泥、自创新方的临证思维
三、体现“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创新理法
四、体现“精一不杂,斯为至善”的精当思维
张景岳《新方八阵》探微
浅谈张景岳《新方八阵·和阵》的制方特色
一、立法明确,方从法出
二、师法古方,立足脾胃
三、制方灵动,大胆创新
四、病例举隅
对张景岳《新方八阵》的研究
一、新方分类,以简驭繁
(一)以法分类,清切简当
(二)法中寓法,识见超卓
(三)以法带方,匠心独运
二、师古不泥,补阙创新
(一)学古超过,出神入化
(二)经验产物,补古未备
三、先列补剂,重在扶正
四、配伍精专,注重升降
五、灵活加减,规矩井然
(一)精通古方方义,加减另成新方
(二)新方经过加减,又出另一新方
(三)方后加减变化,扩大应用范围
右归丸衍变考释与临床应用
一、右归丸的组成与衍变
二、右归丸的方解、功效
三、右归丸的主治与应用
张景岳名方古法炮制之重用熟地
张景岳经典名方开发研究思路
一、经典名方研发背景
二、古代经典名方的研究思路
三、张景岳经典名方考证举例
四、张景岳著名中成药的二次开发
五、目前景岳堂药业研发工作进展情况
浅探张景岳名方用柴胡之散法和法
一、散法
二、和法
三、疏肝解郁
张景岳“新方八阵”
卷五十
卷五十一
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景岳新方》微发布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补阵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和阵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攻阵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散阵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寒阵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热阵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固阵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因阵
【卷之五十一德集·古方八阵】寒阵
第四篇 感受越医魅力 探索景岳医籍奥秘
【特稿】
越医医籍点评
绍兴图书馆藏张景岳著作版本简述
一、《类经》
二、《景岳全书》
【选用论文】
张景岳《景岳全书》关格证治探析
一、析病机,强调阴阳相离
二、阐病证,揭示肾水大亏
三、论施治,重在峻补真阴
景岳文选有关温补学术思想述评
一、张景岳声名起落的背景
二、张景岳方药的效果反映
三、众医家、士大夫对张景岳的批判
四、补偏救弊的温补学说
五、小结
试论《景岳全书》泄泻的辨证
一、八纲辨证
二、脏腑辨证
(一)脾胃辨证
(二)肾泄证和脾肾阳虚证
(三)气泄证和肝郁脾虚证
三、结语
《景岳全书》与《海上医宗心领》的渊源
一、黎有卓及其《海上医宗心领》
二、张景岳及其《景岳全书》
三、《景岳全书》与《海上医宗心领》的关系
(一)《海上医宗心领》对《景岳全书》的直接引用
(二)《海上医宗心领》对《景岳全书》的间接引用
四、《景岳全书》与《海上医宗心领》的比较意义
张景岳《类经》学术特色与贡献
一、学术特色
(一)治学严谨,实事求是
(二)崇尚理学,本于阴阳
(三)分类注解,简明精当
(四)融会贯通,引经据典
二、贡献
《景岳全书》评述
一、成书背景和流传版本
二、作者简介
三、书评、序言摘要
四、章节目录
5.内容简介
6.影响评价
第五篇 增强文化自信 提升景岳申遗品牌
【特稿】
发挥中医药优势来源于文化自信
非遗语境下“景岳中医药文化”的价值
一、生命力之一——完善的理论体系
二、生命力之二——景岳中医药文化独特的非遗特征和价值
(一)学术传承价值
(二)医药临床价值
(三)文化人文价值
三、生命力之三——景岳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不遗余力地弘扬浙江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积极助推浙江中医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二、致力于开展景岳中医药相关的非遗保护工作
(一)当前非遗传承情况
(二)下一步非遗发展打算
【景岳中医药文化申遗记录】
景岳中医药文化
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申报书
第六批柯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一、申报项目简介
二、基本信息
三、项目说明
四、项目论证
五、项目管理
六、保护计划
七、重要申报辅助材料
第七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简介
二、项目基本信息
三、项目保护单位
四、项目保护计划
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表
第六篇 发挥独特优势 中医药抗疫显身手——2020年抗疫特稿
从中国历史看中医药防疫斗争
历史上的瘟疫之害
对防疫的探索与认识
大疫之中有大医
中西医并重的中国经验
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独特作用
浙江省名中医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邪特点
三、传播途径
四、传变规律
五、病性
六、临床特征
七、治疗
八、其他
《温疫论》之“探针”法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值得探究
一、膜原的病位决定了温疫初期“探针”法的诊治意义
二、杨栗山治疗温疫十五方之首方也类似“探针”法
三、温疫诊治应作为当今预防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依据
浅谈张景岳对温病学的贡献
张景岳在明朝提倡的避疫五法
张景岳治疫经验述要
从张景岳治疫思想浅谈新冠肺炎的中医辨治
一、新冠肺炎属于何种病
二、寒温一统治新冠
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相关中药的介绍
一、苍术
二、金银花
三、陈皮
四、芦根
五、桑叶
六、黄芪
追溯绍兴历史上的疫情与防治
一、疫情记载
二、传染病防治
三、越医抗疫
古代绍兴人战“疫”典型案例
一、名医抗疫有良方
二、名宦救灾美名扬
三、名贤合力战疫病
附录1:媒体报道
浙江景岳堂:药企当为公益担当
全力投入“中医药抗疫”后勤服务
积极践行企业责任,助力公益活动
全程参与“浙派中医”宣传巡讲
让患者吃上安全道地放心药
钱木水:把好七个关口让“方对,药灵”
柯桥区新增4个市级非遗项目
责任在心担当在行疫情防控景岳堂在行动
倡温补,撰著作,阴阳互求,守正创新——“浙派中医·张景岳”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纪念越中名医倪涵初先生座谈会
寻访越医历史文化遗存小记
寻访越医倪涵初
发生在绍兴的这件事,与张景岳有关,更与你有关
全国首次!浙江首创!“社会人士学习中医”拜师会在绍兴举行
纪念张景岳诞辰455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张景岳学术传承发展研讨会在绍兴召开
传承四百年千方“熟地”不绝来——我国中医名家聚绍兴商大事
纪念张景岳诞辰455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张景岳学术传承发展研讨会在绍兴隆重举行
高山仰止,景岳薪传——纪念张景岳诞辰455周年暨其学术研讨会举行
千年越医,景岳为魁;景岳薪传,任重道长——纪念张景岳诞辰455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张景岳学术传承发展研讨会隆重召开
钱木水:抓住中医药发展的好时代
不想当药工的学徒不是好学徒
“中医发展离不开好中药”
插上了翅膀的中医梦
附录2:绍兴市景岳堂越医文化研究院(绍兴市越医文化研究会)纪事
后记